揚‧希克斯肖像畫:希克斯收藏館珍藏倫勃朗畫作

作者:米歇爾‧普拉斯特里克(Michelle Plastrik) 嘉蓮 編譯
倫勃朗創作於1654年的揚‧希克斯(Jan Six)肖像局部,藏於阿姆斯特丹的希克斯收藏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2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倫勃朗‧凡‧萊恩(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年)至今仍是這座城市的「藝術君主」。他的許多經典畫作都收藏在荷蘭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該館擁有的倫勃朗畫作是世界上最多的,為人們展現了獨具特色且面貌多樣的倫勃朗作品全貌。

這座城市也是倫勃朗故居博物館(Rembrandt House Museum)所在地,博物館恢復了倫勃朗居住時的建築外觀,從家居室到藝術家工作室一應俱全。不過,要想在原始陳設中欣賞倫勃朗的作品,一個更獨特、更親切的地方,是距倫勃朗故居博物館步行幾分鐘的貴族私宅——希克斯收藏館(Six Collection)。

希克斯府邸

長期以來,希克斯收藏館鮮為公眾所知。儘管在訪客留言簿上,從俄國君主亞歷山大一世,到美國總統羅斯福、約翰‧肯尼迪和羅納德‧里根等訪客的大名赫然在列,但由於希克斯家族更希望他們收藏的珍品保持低調,因此報章宣傳非常有限。不過,2019年拍攝的一部精美紀錄片《我的倫勃朗》(My Rembrandt),卻為希克斯收藏館贏得了國際關注。

從英法大貴族們的家珍,到美國創業家卡普蘭(Thomas Kaplan)的「萊頓收藏」(Leiden Collection),這部影片探索私人收藏倫勃朗作品的世界,也首度在大銀幕上呈現了希克斯家族藏品的掠影。片中,現任家族族長揚‧希克斯十世(Jan Six X)和他的兒子——著名畫商揚‧希克斯十一世(Jan Six XI)簡要導覽了運河河畔的家族大宅,宅內擺滿重要的古代家具、繪畫、進口紡織品、鍍金皮革壁紙、銀器、玻璃器皿、瓷器、古典雕塑、埃及工藝品,還有可追溯到約千年前的家族檔案。

這批藏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倫勃朗的一幅肖像畫,畫中人正是他們家族的先祖——揚‧希克斯一世。揚‧希克斯十一世在紀錄片中分享道:「在你成長的過程中,能如此接近這樣一幅畫,如此接近這樣一位藝術家,真不可思議。這真是獨一無二(的體驗)。」

揚‧希克斯

倫勃朗1654年創作的《揚‧希克斯肖像》(Portrait of Jan Six),布面油畫,112×102cm,藏於阿姆斯特丹的希克斯收藏館。(公有領域)

揚‧希克斯一世(Jan Six I)從家族的布匹貿易中繼承了一筆很可觀的財富,他是一位文人,曾任阿姆斯特丹市長,也是荷蘭黃金時代一位活躍的藝術贊助人。他與倫勃朗交好,後者作為高產畫家,被公認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藝術家。

倫勃朗的畫作以引人入勝地描繪空間、形體、質地,以及戲劇性的明暗對比而聞名。在肖像畫方面,他有一種罕見的能力,能通過對象的表情和手勢來傳達其思想、情感和性格。這得益於他對模特及其物品眼光敏銳、筆法細膩的寫生草圖。

《揚‧希克斯肖像》(Portrait of Jan Six)這幅肖像畫咸認是倫勃朗偉大的作品之一,加上一直留在委託創作它的家族之中,其聲譽也因此提升。希克斯收藏館自行出版的《希克斯府邸》(The House of Six)一書這樣描述道:「一幅生動且極具人性的畫作……(畫中)倫勃朗讓自己的風格大放光彩。」這幅畫展現了揚的大半身像,一頭紅色長捲髮、下巴微凸、臉長麻子的他,正以沉思的姿態望向畫外。他頭戴一頂寬邊黑色氈帽,身穿釘有黃色鈕扣、風格典雅的淺灰色大衣,一個肩膀上隨意披著鑲金邊的紅色短斗篷,似乎正準備出門。

在這幅親切的肖像畫中,倫勃朗捕捉了主人公戴上手套的瞬間。畫家採用其後期作品特有的厚重大筆觸,賦予人物造型以質感和立體感,並強化了空間的視幻覺。相比之下,希克斯收藏館一幅倫勃朗為揚‧希克斯的母親安娜‧維默(Anna Wymer)繪製的肖像畫(創作年代比《楊‧希克斯肖像》要早十多年),在技法和整體形象上則更為傳統、肅穆。

倫勃朗為揚‧希克斯的母親安娜‧維默(Anna Wymer)繪製的肖像畫。(公有領域)

倫勃朗蝕刻版畫中的希克斯

倫勃朗1647年創作的版畫《揚‧希克斯》(Jan Six),蝕刻、直刻加推刀,五種狀態之第五;25.7×20.3 cm,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倫勃朗還是一位技藝精湛且多產的版畫家。他的版畫作品因其創新性、細膩的感知力、繪畫性以及表現一系列光影效果的出色能力而享有美譽。1647年的一幅蝕刻版畫,同樣以揚‧希克斯為主人公。

蝕刻是一種凹版印刷技術,將圖樣繪製在經過處理的金屬板上,再浸入酸液腐蝕;然後在銅版上抹油墨、擦版,讓墨只填滿刻痕;將浸濕的紙放在印版上,最後通過壓印機進行印製。

倫勃朗的《揚‧希克斯》蝕刻版畫印了一個系列五種狀態,並取得了傳奇般的藝術地位。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荷蘭國立博物館和希克斯收藏館等著名收藏機構,都藏有這幅版畫的副本,希克斯收藏館還擁有該作品的速寫草圖和原始銅版。

在這幅揚‧希克斯的版畫肖像中,倫勃朗用層層密布的交叉線,描繪出天鵝絨般精緻的背景色調,光線有如在室內游動。與他的油畫肖像一樣,揚‧希克斯也是以非正式的形象出現。他很隨意地待在家,正在沉思默想,盡顯學者風範。他靠在窗台上,全神貫注地讀著一本書,椅子上堆滿等待閱讀的讀物。

倫勃朗很可能是直接在銅版上寫生創作的,因為一些微小的細節,像是支撐窗戶的木釘,在原初的底稿上並沒有出現。室內左側的帽子、斗篷和手杖僅能勉強辨認出來,這些物件體現著揚的外在生活(或許還預示了油畫《揚‧希克斯肖像》中的配飾)。然而,倫勃朗將表現的重點放在了他的內心生活:主人公為了將注意力集中於汲取知識,背向著外面的世界。倫勃朗的兩幅揚‧希克斯肖像,都充滿內省專注的氛圍。

希克斯的姐妹們

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代爾夫特房屋街景》(View of Houses in Delft),又稱「小街」(The Little Street),約1658年創作,布面油畫;54.3×44cm,阿姆斯特丹荷蘭國立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富蘭克林有句話說,人生只有兩件事是必然的——死亡及納稅(death and taxes)。幾個世紀以來,希克斯收藏館也未能倖免。為支付遺產稅,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的《擠牛奶的女僕》(The Milkmaid)和《代爾夫特房屋街景》(View of Houses in Delft,又稱「小街」)、倫勃朗的《戴紅帽的薩斯基婭半身像》(Half-length Figure of Saskia in a Red Hat)和揚‧斯汀(Jan Steen)的《吃牡蠣的女孩》(Girl Eating Oysters)等傑作陸續離開了收藏館。這四幅作品如今都歸大博物館所有,其中兩幅維米爾畫作都收藏在荷蘭國立博物館。

約翰內斯‧維米爾(Johannes Vermeer),《擠牛奶的女僕》(The Milkmaid)。(公有領域)
倫勃朗的《戴紅帽的薩斯基婭半身像》(Half-length Figure of Saskia in a Red Hat)。(公有領域)

20世紀初,荷蘭政府與希克斯家族達成協議,只要該家族將藏品完好無損地保存在荷蘭,就可以免繳遺產稅;此外,藏品的維護費用由國家補貼一部分。由此,公眾可以通過預約,免費參觀希克斯家族的藏品一小時。

在《我的倫勃朗》一片中,現任希克斯家族族長談到其先祖(揚‧希克斯)的兩幅肖像時這樣說:「對我而言他們還活著,因為這就是他們生活的地方。」令人欣慰的是,《揚‧希克斯肖像》和名號世代承襲的揚‧希克斯家族,都將留在府邸原地,候迎八方來客。

揚‧斯汀(Jan Steen),《吃牡蠣的女孩》(Girl Eating Oysters),約1658─1660年作,面板油畫,21×15 cm,荷蘭海牙莫瑞泰斯王家美術館藏。(公有領域)

原文:Jan Six at Home: Amsterdam’s House of Six Collection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簡介:米歇爾‧普拉斯特里克(Michelle Plastrik)是一位藝術顧問,居住在紐約。她撰寫的文章涉及藝術史、藝術市場、博物館、藝術博覽會和特別展覽等一系列主題。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寶藏之一是位於帕多瓦(Padua)的斯克羅維尼小禮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麼讓小小的斯克羅維尼神妙不凡,且意義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畫室的牆壁上寫有這樣的座右銘,作為靈感之源的提醒:「米開朗基羅的造型與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創造動物》這幅畫是向兩位大師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動態地描繪了神體,並滿懷愉悅地讚美自然界。此畫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國作家史丹利‧霍洛維茨(Stanley Horowitz)寫道:「冬天就像蝕刻版畫,春天是水彩畫,夏天像油畫,而秋天是綜合四季的馬賽克(鑲嵌畫)。」幾世紀以來,詩人與作家用筆歌頌四季,而畫家用色彩使之流傳千古。
  • 聚會宴飲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在古希臘,有一種稱為「會飲」(symposium)的特殊宴會,是當時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隨後,宴飲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十分盛行,並以不同的形式傳承至今。
  • 早在1855年,也就是多雷(Gustave Doré)二十三歲時就計畫為但丁《神曲》著手繪製插圖。他的藝術才能大多體現在為文學作品創作插圖上。除了神曲之外,他還為其它文學名著製作精美的插圖,如《聖經》、《失樂園》、《唐吉柯德》等等,而神曲插圖的面世,即被大眾認為文學結合視覺藝術的一大傑作。
  • 法國藝術家路易-利奧波德‧布瓦伊(Louis-Léopold Boilly)擅長畫肖像,他畫了大約5,000幅小幅肖像畫,有專家認為這樣的數量算少。布瓦伊繪畫技巧精湛,加上他的聰明睿智,創作令人賞心悅目的錯視畫(trompe l’oeil,欺瞞眼睛,譯註:一種逼真到能騙過人眼的作畫技巧);有時也創作挖苦人的諷刺畫(scathing caricatures),當中有許多是自畫像。
  • 仙子仙女和他們豐富的傳說故事,久遠以來就讓世人著迷,對英國人來說尤其如此。在維多利亞時代(1830至1900年代),仙子畫(fairy picture或fairy painting,又稱童話畫/精靈畫)成為獨特的藝術流派。這種對童話的迷戀始於19世紀中葉,很大程度上是受社會變革所推動的。面對科學進步和工業化發展,人們在自然世界之外,對於靈性世界的興趣也與日俱增。
  • 17世紀意大利畫家圭多‧雷尼(Guido Reni)的作品《聖母無染原罪》(Immaculate Conception,又稱聖母無原罪始胎、聖母始胎無染原罪)散發著神聖美麗、純潔和光芒,聖母的一顰一笑都透露出她最虔誠的心。她微微仰頭,虔誠地凝視著上帝,雙手輕輕合十,做出祈禱的姿態。看著畫作,你彷彿可以聽見天使吟唱的讚美樂音,飄揚於雲層之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