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油】巴洛克雕塑第一人:貝爾尼尼

他的《大衛》可和米開朗基羅比肩
巴洛克雕塑第一人:貝爾尼尼。(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89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1年07月11日訊】動人的故事,講述著西方藝術史!大家好,歡迎來到《大話西油》!

焦點:大理石在他手裡充滿肉感!他的雕塑《大衛》可以和米開朗基羅比肩!他年少成名不知檢點得罪對手,正當紅卻突遭重擊,沉寂十年才得以翻身!

首先還是在提醒大家一下啊。 《大話西油》所有往期節目的完整版,正在陸陸續續上傳到我們的會員網站『優樂客』上。喜歡這個節目的朋友去那裡註冊會員之後就可以收看了。由於人手實在有限,所以目前往期節目還沒有全部放上去,但很快肯定會全部上架的! 『優樂客』的網址,您可以在今天節目評論區置頂裡找到。再次感謝您的支持和厚愛!

下面就開始今天的節目。去過巴黎盧浮宮的朋友不知道您是否有留意過一件非常有趣的雕塑作品,就是這件:《睡夢中的赫爾墨弗洛狄忒斯》Sleeping Hermaphroditus(點這裡)。這個赫爾墨弗洛狄忒斯,是希臘神話中的雌雄同體神,盧浮宮裡的這件雕塑是古羅馬時代的出土文物。但,我要說的不是這件雕塑,我要說的是,這張床墊!

來來來,請仔細看看這張床墊!一眼看去,這就是一張質地厚實、坐下去就會陷入一片富有彈性的鬆軟中的皮質床墊,對吧?我記得,當時我在逛盧浮宮,正走的有點累的時候,突然就看見了這張床墊,哎呀,當時就好想坐上去休息一下!

我的天啊,這是誰雕的?嗯,這個床墊的生廠商,就是我們接下來兩期節目的主角,巴洛克雕塑第一人:吉安·洛倫佐·貝爾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

巴洛克雕塑第一人:貝爾尼尼

1598年12月7日,貝爾尼尼出生於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我一般是不提這些大師們的生卒年月的,因為你們自己Google一下就都知道了嘛。但是,貝爾尼尼我要特意提一下,為什麼呢?因為,我的生日也是12月7日。很榮幸啊,跟大師生在同一天!

貝爾尼尼是西方藝術史上幾乎可以和米開朗基羅比肩的大師,而且其天才程度也完全不遜於米爺。我們來看一件他在十歲時雕刻的小作品:《山羊阿馬爾泰婭和小牧神》(The Goat Amalthea with the Infant Jupiter and a Faun(雕塑作品這裡))。看看小牧神喝羊奶的神情,看看山羊那綿密的皮毛,你能相信這是一個十歲小孩雕的嗎?難以置信哈!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裡有一件,也是唯一的一件流出了歐洲的貝爾尼尼作品,是他在18歲時雕刻的:《被戲弄的酒神》(Bacchanal, A Faun Teased By Children)。這件作品陳列在大都會一層中庭的左手,一個羅馬式的庭院裡。這件作品告訴我們,當你還在為高中畢業能不能考上大學而發愁的時候,貝爾尼尼已經在用他驚世的才華敲開他那絢爛的人生!像貝爾尼尼這種驚世駭俗的大天才,出人頭地是遲早的事。

當然了,他也需要伯樂,需要一個機會。很快這個機會就來了,這個機會也是源於他的一件作品,是他19歲時雕刻的一件傑作:《聖勞倫斯受難》Martyrdom of Saint Lawrence。

貝爾尼尼19歲時雕刻的一件傑作:《聖勞倫斯受難》Martyrdom of Saint Lawrence。(公共領域)

聖勞倫斯是一個堅貞虔誠的基督徒,最後他是被綁在烤火架子上遭受火刑而殉難的。有很多繪畫作品表現過這個題材,要畫出一堆火焰很容易,但要想用大理石雕塑來表現火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不斷跳動著燃燒的火焰是很難被雕出來的。但是貝爾尼尼雕出來了。

在這尊雕塑中,大理石果然呈現出了跳躍式的、生動的火焰形態。而聖洛倫斯處之泰然、毫不畏懼的樣子,真實表現出堅貞信仰的修煉者,不懼生死的勇氣。據說當時,聖勞倫斯還對行刑的人說:伙計,能不能請你幫我翻個身,這一面已經烤好了。

為了更好的表現出人體被高溫灼燒時的效果,貝爾尼尼就端來一個盛滿木炭的火盆,然後把自己的大腿放上去烤,親身感受了一下被火灼燒的痛苦。哎,這藝術家是真不容易啊!

貝爾尼尼一生的貴人博爾蓋塞

正是這件作品引起了一個人的注意,這個人也是貝爾尼尼一生的貴人和伯樂,他就是當時羅馬教廷最有權勢的紅衣大主教希皮奧內‧博爾蓋塞(Scipione Borghese)。

博爾蓋塞是教皇保羅五世(Paolo V)的侄子,深得寵信,一手執掌梵蒂岡的內政外交,並同時掌管著教皇及博爾蓋塞家族的財務大權。博爾蓋塞是個非常有品位的藝術品收藏家和藝術資助人,他資助過最重要的大師有兩個,一個是巴洛克代表畫家之一的卡拉瓦喬,另一個就是這位貝爾尼尼。

當博爾蓋塞第一次看見貝爾尼尼作品的時候便立刻斷定,這個稚氣未脫的年輕人未來必將取得可以和米開朗基羅媲美的藝術成就。於是,當下便決定交給他一個重要委託:為自己剛剛完工的豪華別墅的花園,創作幾件雕塑作品。博爾蓋塞雖然很確信貝爾尼尼有才華,但他萬萬沒想到貝爾尼尼竟然可以這麼有才華!

與米開朗基羅比肩的傑作

剛剛二十出頭的貝爾尼尼,就是為了炫技給人家花園創作的幾件雕塑作品,竟然就成了西方藝術史上可以和米開朗基羅比肩的、最震爍古今的雕塑傑作。下面我們就一件一件地來看看。

《劫奪珀耳塞福涅》

首先要給大家看看我最喜歡的這件雕塑:《劫奪珀耳塞福涅》The Rape of Persephone(雕塑作品這裡)。老規矩,咱們還是先講故事再看作品。

故事是這樣的。珀耳塞福涅是掌管大地與豐收的女神德墨忒爾和宙斯的女兒,那出落得是美麗不可方物。一天,珀耳塞福涅和一群姐妹外出遊玩,突然大地裂開,一個高大魁梧、一頭捲髮、滿臉虯髯的傢伙駕著一輛由四匹黑馬拉著的馬車衝了出來,正是冥王哈迪斯。這個哈迪斯是宙斯的兄弟,掌管冥界──也就是陰曹地府。

他其實早就看上他的這個侄女——珀耳塞福涅了,而且也得到了宙斯的默許,同意把侄女嫁給他。但是這個哈迪斯實在是等不及了,今天就直接衝出來搶親了。孔武有力的冥王一把將目瞪口呆的姑娘抱上了車,直接鑽入了地府,大地又再次合攏之後,美麗的珀耳塞福涅消失得無影無蹤。

故事在這裡先中斷一下,因為,我已經等不及給你們看看貝爾尼尼的這尊雕塑了。貝爾尼尼選取的正是冥王一把抱起美人的那個瞬間。正是這件作品,讓貝爾尼尼穩坐神壇,當時他年僅24歲。

雕塑採用了巴洛克經典的對角線結構,冥王身形健碩,青筋暴跳;少女胴體豐腴,神態哀婉。冥王的粗暴和少女的柔弱形成強烈對比,充滿戲劇張力,而這正體現了巴洛克時期藝術的特點:激情四射,動感張揚,戲劇衝突十足。觀者在看到這件作品的一剎那,耳邊彷彿聽到少女一聲驚呼!冥王暴力陽剛的氣息瀰漫著整個大廳。少女由於絕望而落下的淚珠,飛揚的頭髮以及在空中無助揮舞的手,都使「掠奪」這個主題充滿了強烈的視覺刺激。

這已經夠讓人驚艷的了吧?但我告訴你,整件作品最令人震驚的還不是上面說的這些,而是這裡:由於用力,冥王的手指已經幾乎要掐入少女柔嫩的大腿肌膚中了,肌肉的凹陷,讓人甚至可以感覺到她的體溫!對,就是這裡,這裡就是整件作品最炫技的部分。認真看看這肌膚的凹陷感,這皮膚的彈性質感,這是在明晃晃的炫技啊!堅硬的大理石,竟然就充滿了肉感!在貝爾尼尼的手裡,大理石怎麼就成了像豆腐一樣隨便您雕了呢!

哎呀,我第一次看到這件作品的時候,怎麼就能如此逼真呢? !絕了簡直是!這件作品一經展出之後,技驚四座,貝爾尼尼名動羅馬,一戰封神!

那下面,我還是把這個劫奪珀耳塞福涅的這個故事給大家講完哈。

珀耳塞福涅被搶走之後,她老媽──掌管大地與豐收的女神德墨忒爾可就急了,這一下就沒心思工作了。結果大地荒蕪,農作物欠收,百姓是民不聊生啊!人間的怨憤就傳到了天上,宙斯知道後,也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啊,得想辦法解決啊!他知道是他弟弟冥王幹的好事,沒辦法就只好親自去了一趟地府,跟弟弟商量解決這個事。宙斯親自出面哈迪斯也不能不給面子啊,就答應放珀耳塞福涅回去。但是,這個冥王狡猾得很,他把人家珀耳塞福涅搶來之後,人家姑娘傷心恐懼就開始絕食,啥也不吃。冥王就說,你不吃東西對身體不好,傷了身體你媽會更傷心的。得了,這有一個大石榴,你吃幾粒石榴子吧。珀耳塞福涅實在也是很餓啊,就吃了四粒石榴子。結果,麻煩了!因為只要吃了地府裡的石榴,就永遠也沒辦法完全離開地府了!這一下宙斯也傻眼了,這怎麽辦?但是人間如果出了問題,對地府的影響也不好。所以,哈迪斯就妥協了一步,說那這樣吧,她吃了四顆石榴子,那就每年來我這裡住四個月,其它時間她可以回到地上跟母親團聚。就這樣,珀耳塞福涅每年有四個月不能在母親身邊,導致母親沒心思工作,所以人間就萬物荒蕪,了無生機。這就是冬天農作物不能生長的原因。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來路不明的東西,千萬不能亂吃啊!

《阿波羅與達芙妮》

如果說《劫奪珀耳塞福涅》還有刻意炫技的成分,那麼下面這件雕塑就真正在藝術上讓貝爾尼尼達到了其藝術生涯的高峰,就是這件《阿波羅與達芙妮》Apollo and Daphne(雕塑作品這裡)。這件作品講的是一個泡妞未遂的故事。泡妞的正是太陽神阿波羅,被泡的就是這位達芙妮。故事是這樣的。

在奧林波斯山的眾神中,射箭最厲害的有兩個,一個是小愛神丘比特,另一個就是這位英俊的太陽神阿波羅。但阿波羅很不屑別人總把他跟那個小屁孩丘比特相提並論,有一次就出口不遜,傷害了丘比特的自尊心!懷恨在心的丘比特就發誓要讓自大的太陽神嚐嚐自己的厲害!終於,機會來了!

這一天,晴空麗日,微風習習,河神美麗的女兒達芙妮來到林中散步,偏巧阿波羅也正駕著他那輛四匹駿馬拉著的、金光四射的太陽車路過。一直在尋找機會的丘比特一看,大喜過望,機會來了!立刻拿出那把精巧的弓,從箭壺裡抽出了一隻金箭。丘比特的箭壺裡有兩種箭,一種是金箭,一種是鉛箭。被金箭射中的人就會陷入熱戀,而被鉛箭射中之後的人,就會拒絕愛情,甚至痛恨愛情!

丘比特彎弓搭箭,嗖,這支金箭悄無聲息的射中了英俊的阿波羅,而此時阿波羅一眼看見的正是美麗的達芙妮,一瞬間,太陽神深深愛上了達芙妮!

另一邊,丘比特又抽出了一隻鉛箭,嗖的一聲,準確命中了達芙妮。達芙妮微微一怔,一抬頭就看見了正深情款款注視著自己的阿波羅。達芙妮的眼中並沒有如阿波羅所期待的那樣泛起一絲愛慕和羞澀,相反,眼睛裡全是冷漠和厭惡!然後,姑娘扭頭就跑。阿波羅有點懵啊!阿波羅應該是希臘神話中最英俊、最陽光、最迷人、最有才華的一個神祇了!從未曾有過任何一個女孩子會拒絕他的愛慕和追求,今天這是怎麼了?這姑娘怎麼看見我扭頭就跑啊!但是,好刺激啊,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追追追,我就是要追!

想到這,太陽神興奮地追了上去。眼看就要追上姑娘了,太陽神伸出手去想要拉住姑娘,就在此時,徒生變故。達芙妮被鉛箭射中之後,心中充滿了對愛情的厭惡,對眼前這個小白臉恬不知恥的追逐產生了莫大的恐懼和痛恨,眼看就要被他抓住了,情急之下,只好求父親河神幫助了!姑娘大聲喊著父親的名字,求父親幫助自己:親愛的爸爸,我寧願變成一棵月桂樹也不願接受這傢伙的愛情!於是,在阿波羅的手即將碰到姑娘的那一剎那,達芙妮一下子變成了一顆月桂樹!貝爾尼尼這尊雕塑所捕捉的,正是這個瞬間!

兩尊完美的人體都處在奔跑的動勢中,給人一種無限輕盈、飄飄欲仙的感受,充滿詩意。整個雕塑既有動感,又非常平衡,力學原理運用得極為巧妙。達芙妮的身體如此溫潤而真實,急於逃離愛情的姿態,彷彿凌空欲飛;驚惶失措的神情,閃爍驚恐的目光,傳神且動人。阿波羅的身體,青春四溢,追逐愛情的姿態顯得如此急不可耐。

他的手剛剛觸碰到姑娘,姑娘已經開始變身了。此刻,姑娘的一條腿已經化成樹幹植入大地,在飄動的頭髮和伸展的手指縫中正在長出樹葉。阿波羅眼睜睜地看著心愛的姑娘變成了一棵樹,他的神情也由驚訝轉為無奈和悲傷。

兩個人體的糾纏形成了漂亮的螺旋形結構,無論是青春美好的人體,還是枝繁葉茂的細節,都堪稱完美。貝爾尼尼征服大理石的高超技巧,讓大理石有了生命。後世美國雕塑家彼得‧羅克韋爾(Peter Rockwell)曾評價到:任何雕塑家看了貝爾尼尼的《阿波羅與達芙妮》,都只能驚訝地離開!

而這個悲傷故事的後半段是這樣的:看著心愛的女孩變成了一棵大樹,傷心的阿波羅只好折下一節月桂樹枝,編成了月桂花冠戴在頭上。所以,我們看見很多雕塑或畫像中,阿波羅都是以頭戴月桂花冠的形像出現的。而且,這也是「桂冠」這個詞的由來。由於阿波羅還是掌管文藝的神祇,所以「桂冠」也就成了文藝領域的最高獎賞。古代歐洲對文化學者的最高獎項就是「桂冠詩人」的稱號,相當於現在的諾貝爾文學獎。

這尊《阿波羅與達芙妮》為貝爾尼尼贏得了整個羅馬的讚譽,頓時這位天才和他的作品成為人們談論的中心。其天才的美名甚至開始在教廷高層人物的圈子裡流傳,其中就包括不久後將成為教皇的烏爾班八世。而正是在烏爾班八世的大力提攜下,貝爾尼尼的事業和聲望達到了頂點。

《大衛》

還有一件作品也有必要介紹一下,就是貝爾尼尼的《大衛》(雕塑作品這裡)。自從米開朗基羅的《大衛》誕生之後,這個題材基本上就沒有雕塑家再去自找沒趣了。但是,我們的貝爺還是想要挑戰一下自己。貝爾尼尼的這尊《大衛》和米爺的那尊《大衛》,正好展現了文藝複興和巴洛克這兩個不同藝術時期不同的藝術風格。

米開朗基羅選取的是在緊張的對峙中,即將發出驚天一擊前那片刻的寧靜;而貝爾尼尼選取的則是大衛正要投出那致命一擊的瞬間。貝爺的大衛,咬住下唇,雙眉緊蹙,顯得緊張而憤怒;身體扭曲,肌肉緊繃,投石器已到達最有力的位置,下一刻我們彷彿就能看見那石破天驚的一擊!注意!在這裡,調皮的貝爾尼尼悄悄將自己的臉P到了大衛的臉上。看來,不光是長得帥的畫家喜歡把自己放進畫作裡,長得帥的雕塑家也是一樣!

這兩尊《大衛》,一個寧靜一個爆發,一個永恆一個瞬間,一個穩定一個動感,一個高貴寂靜一個激情張揚,一個是平行垂直另一個則是對角線結構。您更喜歡哪個呢?

貝爾尼尼塑造的人物總是處於激烈的運動中。大理石在他的手中好像失去了重量,人物的衣服總是隨風飄擺,給人一種輕快、活潑而又不安的感覺。貝爾尼尼曾說過:一個藝術家想要成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個是儘早發現美並抓住她;第二是工作勤奮;第三是經常能夠得到精確的指導。無疑,貝爾尼尼很好的詮釋了這三件事。

盛期的貝爾尼尼 遭遇人生最大一場厄運

貝爾尼尼在三十歲還不到的時候,就擁有了一個藝術家夢想的一切。但年少成名有時候也未必是件太好的事。貝爾尼尼有一個缺點──就是虛榮。 《阿波羅與達芙妮》這件作品的樹葉和樹枝的部分,基本都是他的助手完成的,但貝爾尼尼對外從未提到過他的助手,一人把這件作品的全部榮譽獨攬了下來。這一點和米開朗基羅就完全不同,米開朗基羅對助手和身邊的朋友極為慷慨,從不會獨享他人的功勞。而正因為這個缺點,盛期的貝爾尼尼,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一場厄運。事情是這樣的。

1623年,烏爾班八世榮登教皇寶座。他一直非常欣賞貝爾尼尼的才華,成為教皇之前兩人就已經成了好朋友。貝爾尼尼一直希望可以親自操刀主持一個更加壯觀偉大的、能夠名垂青史的工程項目。已經當上了教皇的好兄弟烏爾班八世肯定希望成全他這個心願嘛,於是,才25歲的貝爾尼尼被封為羅馬的城市規劃師,並主持修繕聖彼得大教堂。在所有修繕項目中最奢華的一個,就是聖彼得大教堂內的青銅華蓋。

聖彼得大教堂內青銅華蓋St. Peter’s Basilica(Bronze Canopy over the High Altar(這裡))去過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朋友肯定記得這座漂亮的青銅華蓋。華蓋的上方,就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大穹頂,它的下方就是埋骨聖彼得的地方。所以,烏爾班八世希望它可以設計得美輪美奐。貝爾尼尼果然沒有辜負他。

貝爾尼尼花了近10年時間才完成這件巨作。華蓋的四根青銅柱,屬於所羅門柱式。所羅門柱式啊,其實很像「麻花」,就是螺旋式的形狀。華蓋頂端貝爾尼尼設計了以4位天使裝飾並支撐上方寶球與十字架的構造。為了討教皇的歡心,整個華蓋到處都嵌著教皇所出身的巴貝里尼家族的紋章──蜜蜂、太陽和月桂樹枝。整個華蓋與周圍環境配合得相得益彰,人們幾乎忘掉了這是一個有4層樓那麼高的大傢伙!

這個青銅華蓋並不單單是一個雕塑,裡面還牽扯到很多建築原理。而建築設計卻正好是貝爾尼尼的軟肋,此時的貝爾尼尼還完全不懂建築,後來也正因為這一點吃了大虧。但這個時候,正好有一個無名的年輕天才建築師出現在了貝爾尼尼面前,並幫他順利完成了這座名留青史的青銅華蓋,他就是貝爾尼尼一生的勁敵──波洛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

可以這麼說,這座青銅華蓋其實是貝爾尼尼和波洛米尼一起合作完成的,但最後,是的,虛榮的貝爾尼尼又一次一個人把功勞全都攬了過去。波洛米尼因此懷恨在心,兩人就此結仇,並糾纏一生。

命運很有意思,為了讓你後悔自己的種種錯誤,為了讓你明白生命的真實意義,他會在你爬到了人生高點之後,在你完全失去所有的防備和戒心的時候,突然從後面推你一把,讓你在萬分錯愕中,跌落萬丈深淵!它要讓你明白,人生不是為了來謀取功名的!人生,是為了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青銅華蓋完成之後,貝爾尼尼的聲望達到了頂點。在無數的讚譽和事業巨大成功的時候,人就很容易發飄,就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明明對建築不十分懂行的小貝同學,冒冒失失地就提出要為聖彼得大教堂添加鐘樓的改建工作。

咱們現在看到的聖彼得大教堂長這樣,當時,小貝想給教堂兩側各添加一個鐘樓,而且要有三層樓那麼高,直接超過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穹頂。但是,鐘樓將要矗著的那塊地方,地基太軟,無法承受那麼大的重量。當時沒人發現這問題,除了那個波洛米尼。他發現了這個問題,但他不說。他站在遠處冷冷地看著得意洋洋的貝爾尼尼,從心底發出一聲冷笑,哼!你就狂吧,你就囂張吧,我到要看看你是怎麼摔下來的!

就這樣,鐘樓工程紅紅火火的開工了。果不其然,當鐘樓即將完工的時候,出事了!一道巨大的裂紋出現在牆體上,整座建築發生嚴重的傾斜,隨時可能轟然倒塌。好巧不巧,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一直罩著貝爾尼尼的教皇烏爾班八世撒手人寰。而緊接著上台的,是烏爾班八世的死對頭──英諾森十世Portrait of Innocent X。貝爾尼尼的好日子結束了!

這裡我要給大家看一幅畫,是西班牙大畫家委拉斯貴茲Velázquez為英諾森十世畫的一幅非常出名的肖像畫。據說,英諾森十世自己看到這幅肖像之後,半天都沒說出話來,很久之後才喃喃自語般的說道:真TMD像!看看這冷酷狡詐的眼神,一看就不是個善茬啊!

新教皇即位後馬上下令拆除了鐘樓,而所有曾被貝爾尼尼欺負過的人,以波洛米尼為首,在新教皇的慫恿下開始棒打落水狗。貝爾尼尼立刻從一個萬人敬仰的當紅明星,跌落萬丈深淵。這一跌,就是10年。好在,他並沒有沉淪,而是開始潛心研究自己的軟肋──建築,最終成了一個建築大師。並學會了磨礪心志,修煉心性。當十年後,這位天才再次重出江湖的時候,他將為羅馬,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精采的作品。

順便說一下,剛才我提到的那幾尊雕塑作品:《劫奪珀耳塞福涅》、《阿波羅與達芙妮》和《大衛》等,現在都收藏在羅馬的博爾蓋塞美術館(Borghese Gallery),也就是那位紅衣大主教博爾蓋塞曾經的私宅。所以有人說,沒去博爾蓋塞就等於沒到羅馬。這話是有點誇張,但如果您到了羅馬,這裡確實是非常值得一去的。

經歷了人生沉浮 他成長為正直勇士

貝爾尼尼不但是一位震爍古今的雕塑大師、建築大師, 還是一位出色的畫家,這一點很少有人知道,其實他一生留下了一百多幅畫作,有很多都是極為優秀的作品。貝爾尼尼本人還是一個有著堅貞信仰的人,尤其是在經歷了人生的沉浮之後,他成長為一個敢於為信仰而戰的正直勇士。

在下期節目中,我會繼續為您介紹這位巴洛克雕塑第一人更多偉大的作品,這些作品今天當你漫步羅馬街頭的時候,幾乎是隨處可見!好的,《大話西油》咱們下次見!

《大話西油》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吵了20年沒結果現在價值超過1.5億,這幅畫是否真的出自達芬奇?月黑風高解剖屍體,只為畫出深入骨髓的感受!他是文藝復興代言人,他是史上最成功的業餘畫家!
  • 他手稿的最後一句藏著什麼祕密?解密最有可能的穿越者——達芬奇!他可以讓人類提早發展五十年,但他為啥不幹?熱衷發明尖端武器,他是戰爭狂人嗎?「維特魯威人」是達芬奇對宇宙的看法嗎?
  • 他的成功得益於另一個天才的死去!他是和米開朗基羅鼎足而立的一代宗師!梅杜莎腦袋的神奇妙用成就了一代英雄!忒修斯忘恩負義甩姑娘,導致父親自殺身亡!
  • 拖稿催債,大師提香的另類人生!皇帝是他的粉絲,教宗是他的擁躉,富貴一生終未逃過黑死病!搶師傅飯碗,狗血師徒鬥提香技高一籌!大才成就意大利第一名畫。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寶藏之一是位於帕多瓦(Padua)的斯克羅維尼小禮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麼讓小小的斯克羅維尼神妙不凡,且意義重大?
  • 丁托列托在自己畫室的牆壁上寫有這樣的座右銘,作為靈感之源的提醒:「米開朗基羅的造型與提香的色彩」(Il disegno di Michelangelo ed il colorito di Tiziano)。《創造動物》這幅畫是向兩位大師致敬之作:丁托列托動態地描繪了神體,並滿懷愉悅地讚美自然界。此畫如今收藏在威尼斯學院美術館(Gallerie dell'Accademia)。
  • 美國作家史丹利‧霍洛維茨(Stanley Horowitz)寫道:「冬天就像蝕刻版畫,春天是水彩畫,夏天像油畫,而秋天是綜合四季的馬賽克(鑲嵌畫)。」幾世紀以來,詩人與作家用筆歌頌四季,而畫家用色彩使之流傳千古。
  • 聚會宴飲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早期。在古希臘,有一種稱為「會飲」(symposium)的特殊宴會,是當時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隨後,宴飲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十分盛行,並以不同的形式傳承至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