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畫家丘奇的成名作:尼加拉大瀑布

19世紀風景畫家以天堂般的光芒描繪大自然的寶藏
YVONNE MARCOTTE撰文/吳約翰編譯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的作品《從美國看尼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 From the American Side)(局部),1867年創作。畫布、油彩;101英寸×89英寸。蘇格蘭愛丁堡蘇格蘭國家美術館(Scottish National Gallery, Edinburgh, Scotland)。(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00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1826─1900年)就像其他哈德遜河畫派(the Hudson River School)風景畫家一樣,喜歡描繪多數人從未親眼見過的美國荒野景觀。丘奇非常注重細節,以致於他的畫作令當時的社會非常著迷。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肖像照》,1826年布雷迪‧漢迪(Brady-Handy)拍攝。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公有領域)

他強調光在大自然景觀中是多麼的生動活潑。這種對光的呈現方式在他創作尼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時展露無遺。他經常造訪瀑布,感受滂沱的水流如何翻過懸崖峭壁,然後傾瀉而下注入水潭的壯觀景象。

丘奇造訪大瀑布期間繪製了許多油彩素描和圖畫習作,包括根據棕褐色老照片描繪的習作。藝術顛峰之作是兩幅令人印象深刻的畫:1867年的作品《從美國看尼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 From the American Side)和1857年的《尼加拉》(Niagara),或稱《從加拿大看尼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 From the Canadian Side)。

尼加拉大瀑布由尼加拉峽谷(the Niagara Gorge)南端三個令人驚歎的瀑布群組成,由大到小分別是馬蹄瀑布、美國瀑布和較小的新娘面紗瀑布(Horseshoe, American and Bridal Veil),橫跨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國紐約州。據說「尼加拉」(niagara)一詞源自印地安易洛魁語(Iroquois),名副其實的「雷鳴般之水」(thundering water)。

美國瀑布(American Falls)

丘奇在1856至1858年間繪製了許多大瀑布的素描和圖畫習作。他把這些習作應用在1866年紐約藝術代理人邁克爾‧諾德勒(Michael Knoedler)委託他繪製的《美國瀑布》。這幅畫先後在紐約市與倫敦展出,造成轟動。

為了讓觀眾體會瀑布的規模有多巨大,丘奇在一塊長8 1/2英尺、寬7 1/2英尺的大型畫布上作畫,這是他最大的作品尺寸。畫面中有一個小如斑點的人物站在岩石邊觀看瀑布,滾滾水流夾帶澎湃能量傾瀉而下。小人物賦予瀑布一種規模感,一種觀畫者可以盡情欣賞的意涵。從這個視角看瀑布,既震撼人心又令人敬畏。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的作品《從美國看尼加拉大瀑布》(局部),1867年創作。左下角可見有人從露出的岩石邊往外看。畫布、油彩;101英寸×89英寸。蘇格蘭愛丁堡蘇格蘭國家美術館。(公有領域)

瀑布的曲線橫跨整張畫布。左邊前景的畫面充滿細節;右邊的瀑布籠罩在薄霧水氣中。根據藝術故事網站(The Art Story)的說法,畫家希望我們能如同「親臨現場般,聽見波濤洶湧的水流聲,感受瀑布濺起的水霧。此外,遠處的地平線起到聚焦目光在奔騰水流的作用」。

懸崖頂墨綠色的樹叢分散了湍流不息的水流。由於翻騰的瀑布匯聚了所有的目光,夾帶陽光的雲層只得退居幕後。畫面底部藍色的水潭非常引人注目。瀑布腳下水霧繚繞,而畫面中央更是密布著團團的水霧。

畫面右下角出現一道彩虹,當水花不斷濺起時幾乎將岩石遮檔。整幅畫讓觀畫者感受到壯闊無比的水景。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的作品《從美國看尼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 From the American Side),1867年創作。畫布、油彩;101英寸×89英寸。蘇格蘭愛丁堡蘇格蘭國家美術館(Scottish National Gallery, Edinburgh, Scotland)。(公有領域)

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

丘奇在1857年的畫作《尼加拉》描繪的是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瀑布絕大部分位於加拿大,但仍橫跨兩國邊界。馬蹄瀑布是尼加拉三個瀑布中最大的一個,也是畫家首幅大型瀑布作品。

這幅畫作曾在曼哈頓某漆黑畫廊(a darkened Manhattan gallery)展覧,在那只有這幅畫有打光照明,展出兩週就創下超過10萬人次觀賞。十年後,這幅作品在1867年巴黎世界博覽會(Exposition Universelle in Paris)上獲得銀獎,奠定丘奇在國際上的聲譽,成為傑出的美國風景畫家。

畫作以寬度為高度兩倍的畫布呈現全景,畫布寬7英尺7英寸。水平的畫作令觀畫者感受瀑布的無限延伸。

觀畫者應該也會感受到愈靠近瀑布懸崖邊緣愈危險。這個角度是從加拿大岸邊一塊突出的巨大岩石層桌岩(Table Rock)看過去。

天色陰沉烏雲籠罩,彷彿暴風雨即將來襲。水流奔騰洶湧搭配天空暴風雨前的景象和聲響,加劇瀑布給人的巨大敬畏感。一道水白色的彩虹劃過漸暗的天空與湍急的水流。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的作品《尼加拉》,也叫《從加拿大看尼加拉大瀑布》,1857年創作,畫布、油彩;40英寸×90 1/2英寸。科科倫藝術館收藏(Corcoran Collection)。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 D.C)(公有領域)

畫面右上角的地平線上有許多建築物;左上角矗立著龜塔(Terrapin Tower),平台上站著一個微小的人物,這個比例再次呈現人類在如此巨大、令人敬畏的自然環境裡是多麼的渺小。

丘奇累積大量瀑布習作後,以出色的寫實手法描繪霧氣和湍急水流等效果,作品公認是一項技術成就。他把擾動的水流畫得活靈活現,知道何時沉降與落下力量的大小。藝術史學家大衛‧亨廷頓(David C. Huntington)表示,在這幅瀑布畫中,畫家捕捉到尼加拉的「靈魂」和「精神」。

弗雷德里克‧埃德溫‧丘奇的作品《馬蹄瀑布習作》(Study of Horseshoe Falls),1858年創作。以油彩繪製於畫紙後裱貼在畫布上;11 7/10英寸×17 1/2英寸。紐約奧拉納國家歷史遺址(Olana State Historic Site, in New York)。(公有領域)

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The 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在網站上介紹丘奇造訪瀑布時繪製的習作,以及他是如何掌握對自然水體的描繪:

「丘奇展現他描繪水體快速流動的高超技巧。評論者早期欽佩丘奇的雄心壯志,卻批評他不會畫水,促使畫家於1856年動身前往尼加拉大瀑布研究流動的水,為繪製《尼加拉》做準備。最終證明他技藝精湛。」

自然的反思

尼加拉大瀑布是丘奇詮釋光與水如何交互作用的最佳典範。他觀察、研究並記錄霧氣茫茫的早晨,樹木和水等以什麼樣的模糊形象呈現。歷史學家將這種風格稱為「透光主義」(或「光亮主義」)(Luminism)。藝術學者兼策展人約翰‧鮑爾(John I.H. Bauer)首次於1954年闡述「透光主義」是描寫大自然的風景跟海景時,以透光(發光)的方式描繪所有的自然光。

丘奇受早期美國作家影響,尤其是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根據愛默生的說法,自然光讓世界變得「透明」,因此「更高法則(神)之光」(light of higher laws)可照耀大自然。正如藝術故事網站上所描述的,哈德遜河畫派的畫家希望呈現「充滿神聖光芒的大自然」。

自然現象有充滿光的靈性一面,如同人類蘊含靈光一般。丘奇描繪大自然中看不見但重要的一面。他視大自然為上帝的禮物,還向我們展示人類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其實只是浩瀚造物中的一粒微塵。

丘奇的畫作喚起人類對壯麗的自然現象進行反思。他以個人的觀察繪製自然界常被忽略的部分,例如陽光、月光、雲彩和薄霧,幫助我們看到自然之美。丘奇運用油彩顏料像畫水彩畫般稀釋顏料的稠度,創造出天空因輻射光照亮的效果。他對色彩的運用精準,作品表面看不出藝術創作過程留下的筆觸。如果作品是白天的場景,那麼陽光就是一抹黃;如果是晚上,月光呈水白色,夜景看似剪影。

丘奇繪製尼加拉大瀑布將我們的思想和心靈提升到更高境界,如同當年他採用大型的畫布描繪壯觀的瀑布景觀,讓觀畫者沉浸在優雅的光線、水氣薄霧繚繞和氣勢磅礡的水流等大自然的奇景之中。

當我們對丘奇描繪的大自然寶藏進行反思時,也許會看到他所看到的:尼加拉大瀑布的存在充滿光、愛和創造的活力。丘奇的作品鼓勵我們暫時擺脫物質的追求,好好欣賞上帝為人類創造的一切。

原文:Frederic Edwin Church Captures the Pounding Presence of Niagara Falls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理石屋(Marble House)靜謐地坐落在納拉甘西特灣(Narraganset Bay)沿岸,它是美國羅德島紐波特(Newport)第一座大理石豪宅,將原本幽靜的木屋改建成富裕的堡壘。取名「小屋」(cottage)是為了對早期木瓦風格(shingle style)避暑別館的尊重。但事實上,這是一棟「適合王后」居住的頂級豪宅。
  • 哥特式雕塑家在創作每一件作品時心懷上帝。他們精心雕塑的作品描繪了聖經與聖徒們的生活,成為教堂建築中重要的一部分──將上帝的訊息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 俄西俄斯羅卡斯修道院(Hosios Loukas Monastery)位在赫利孔山(Mount Helicon)西坡,靠近希臘中部古城斯泰里斯衛城(Acropolis of Steiris)。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築群可說是十一世紀拜占庭建築的瑰寶,公認是希臘拜占庭藝術第二個黃金時代(或稱中世紀拜占庭建築風格)最引人注目的典範。
  • 羅森堡城堡(Rosenborg Castle ,又譯玫瑰宮)位於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是為了休憩而建造的文藝復興風格宮殿。這座城堡不但擁有精緻的建築特色,其悠久的歷史長達400年,還一度是丹麥王室的住所。
  • 《歲朝圖》是在新年元日賞玩的圖畫。它契合時節,又喜慶風雅,從宋代開始深受眾家士子喜愛,就此一代一代流行開來。歷代都留下許多精品的「歲朝圖」「歲朝清供圖」。立意清朗,內蘊高雅,為一年最重要的民俗節日——過年增添無限韻味和祥瑞象徵!
  • 白廳宮(the Whitehall Palace)在1698年不幸遭祝融焚毀,唯一倖免於難的是建築群裡最具藝術與代表性的建築──「國宴廳」(the Whitehall Banqueting House)。國宴廳於1622年完工時,白廳宮作為英格蘭的主要王室住所已近一世紀之久,白廳宮有一千五百多個房間,是英格蘭規模最大的世俗建築群。
  • 哥倫布劇院(the Colón Theatre)以其卓越的聲學設計(acoustics),公認是世界上音響效果極優的歌劇院之一。劇院以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西班牙文是Cristóbal Colón)命名,具有不拘一格的建築元素與令人歎為觀止的裝飾。
  • 哥本哈根的阿馬林堡宮(Amalienborg)建築群腹地廣闊,18世紀以來一直是丹麥王室的官邸,讓人們得以深入了解丹麥王室豐富的歷史和生活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