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油】貝爾尼尼締造了今天羅馬景觀(下)

羅馬納沃那廣場四河噴泉雕像之恆河河神。(Belenos/shutterstock)
羅馬納沃那廣場四河噴泉雕像之恆河河神。(Belenos/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22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1年07月12日訊】動人的故事,講述著西方藝術史!大家好,歡迎來到《大話西油》!

焦點:一尊神作鹹魚翻身,十年隱退造就巴洛克雕塑經典!羅馬街頭噴泉十有八九是他造的!巴洛克建築雙雄爭霸,陽剛VS陰柔!史上最牛的擁抱,你絕對無法拒絕!

接上文:【大話西油】巴洛克雕塑第一人:貝爾尼尼

十年雪藏 大主教柯爾納羅想起了他

1646年的一天,羅馬台伯河東岸的『勝利聖母教堂』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裡,紅衣大主教柯爾納羅(Federigo Cornaro)獨自站在主祭台前。此刻,看著這座自己家族參與出資修建的主座教堂,柯爾納羅還是頗有些得意的。

但現在有一個問題擺在了他的面前,在教堂比酒館還多的羅馬城裡,有太多漂亮的教堂了,這座『勝利聖母教堂』置身其中一下子就顯不出來!怎麼才能夠讓咱家這座教堂脫穎而出呢?這著實讓這位紅衣主教傷了一番腦筋。

柯爾納羅抬眼看向兩側,兩側耳堂中已經矗立起了一些聖徒的雕像,但最靠近主祭台的耳堂還一直空著。突然,柯爾納羅靈光一現:對啊,雕像!如果能找到那個傢伙給我弄一個很牛的雕像,嗯,就像博爾蓋塞家後花園裡的那幾尊一樣的話,那這座聖母堂必定會成為羅馬城裡最出名的教堂之一!

只是不知道那傢伙現在怎麼樣了?他可是已經很久沒出現了呢!好吧,我這就去看看他。想到這,柯爾納羅叫來車駕,直奔幽靜的豪宅區普拉蒂尼。馬車在一棟奢華卻很低調的大宅子前停了下來,門口的牌子上寫著:洛倫佐‧貝爾尼尼

十年潛心研究讓他吃了大虧的建築學

自從幾年前聖彼得大教堂鐘樓事故之後,這位紅極一時的大藝術家便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機。名聲遭遇嚴重打擊不說,他最重要的資助人和庇護人教皇烏爾班八世也非常及時的撒手人寰。

新任教皇英諾森十世是個十分工於心計的老滑頭,他和烏爾班八世一直就不對付,所以,對被烏爾班八世器重的貝爾尼尼也就自然沒有什麼好感。再加上貝爾尼尼年少成名,心高氣傲,不懂得為人低調的好處,還時不時的要張揚跋扈一下,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被新教皇器重的新銳建築天才-波洛米尼。

於是,以波洛米尼為首,在英諾森十世的默許下,冷藏貝爾尼尼就成了羅馬上流社交圈的主旋律。

好在,貝爾尼尼天性樂觀,為人豁達,心地單純。從人生巔峰跌落谷底的命運,並沒有讓他一蹶不振、從此消沉。相反,在門庭冷落的歲月裡,貝爾尼尼開始潛心研究讓他吃了大虧的建築學,通過大量的遊歷和研讀,他的藝術造詣更加精深。同時更加踏踏實實的修煉心性,對神更加虔誠,對信仰更加的堅貞!

數年的磨礪不但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讓他成長為一個更加內斂智慧,技藝精湛的大師!很像是武俠小說裡那個遭遇不測,跌落深谷中的主人公。其實,命運正是用這種方式來磨礪他,如果他的意志足夠堅強,心性足夠純真,他就會通過命運的考驗,得到命運的獎賞,最終成長為一代宗師。

所以,當我們在生活中遭遇挫敗、遭遇打擊的時候,千萬不要消沉。也許,這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讓我們磨礪心志、堅貞信念、韜光養晦,待到機會來臨之時,才可以一把抓住命運的點金之手,成就偉業!

其實,縱觀歷史上很多最終取得了曠世成就的那些巨人,很多都有過類似的遭遇。從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到北宋文豪蘇東坡,再到晚清名臣曾國藩;西方也有不少啊,像美國國父華盛頓將軍,英國的伊麗莎白一世女王,還有大名鼎鼎的樂聖貝多芬,等等等等!

他們無一不是在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厄運之後,在經受了命運超乎尋常的磨礪之後,才成長為足以彪炳人類歷史的楷模。

此時的貝爾尼尼年近五十,在這個知天命的歲數上,他更加懂得凡事不可強為,面對外界的毀譽早已安之若素,也更加懂得珍惜親人和朋友。年少時過於灼人的鋒芒早已隱去,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內斂,謙和謹慎。

他明白上天賜予他非凡才華的目的並不是讓他傲視這個世界,而是要他更加謙卑的為上帝服務,更加虔誠的歌頌神的恩典和造物主的偉大。此時,他深深知道,他需要靜待那個會讓他再次綻放光芒的時機,而這個時機說來就來了!

《聖特蕾莎的狂喜》 引起轟動

當柯爾納羅誠邀貝爾尼尼為『勝利聖母堂』雕刻一件聖徒特蕾莎修女雕像的時候,貝爾尼尼欣然應允。

這位特蕾莎是十六世紀西班牙的一位修女。她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修煉者,一生完全奉獻給了宗教。特蕾莎生活極為簡樸,為了苦修,經常是穿著破麻布的衣服,背著石頭在城中穿行。

有一次,她在夢中夢到上帝顯靈,一位天使用一支金箭刺穿了她的心臟,在感受巨大痛苦的同時,特蕾莎也感受到了來自神的偉大的愛。隨即,痛苦變得如此美妙,那一刻她的靈魂中只有神。據特蕾莎說:劇烈的痛苦使我全部身心都蒙受到上帝的慈愛,也更加能感受到塵世的苦楚。

那麼這件委託貝爾尼尼完成的怎麼樣呢?那我要告訴你,這件作品不但成功挽回了貝爾尼尼的聲譽,成了貝爾尼尼最重要的代表作,也被後世公認代表了巴洛克雕塑的最高成就。就是這尊《聖特蕾莎的狂喜》Ecstasy of Saint Teresa(點這裡)。

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完全是一個戲劇舞台,貝爾尼尼用二十多種不同色彩的大理石來裝飾這個舞台。整件作品集雕塑、舞台戲劇和建築藝術於一體,讓人歎為觀止。明亮的光線由隱藏在上方的天窗照射下來,順著鍍金銅管灑到天使和特蕾莎的身上。這個天才的設計連接了天上和人間,將現實和幻境結合在了起來。

此刻的特蕾莎,身下似被一團雲朵托扶著緩緩上升,一個小天使手持金箭,正準備刺入她的心臟,讓她感受到神的恩典。重點來看看此刻特蕾莎的衣裙,彷彿已被她炙熱的信仰灼燒成為糾結、起伏的皺摺。

貝爾尼尼《聖特蕾莎的狂喜》。(Shutterstock)

作品完成後,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貝爾尼尼往日的榮耀很快回歸。而且,從那時起貝爾尼尼就開始一直過著非常虔誠的教徒生活,終其一生再也沒有惹是生非了!

關於這件雕塑呢還有個小插曲。當時有人質疑貝爾尼尼,為什麼把實際年齡四十多歲的特蕾莎修女雕的過於年輕、世俗。貝爾尼尼則簡練而辛辣的回應到:純者見純。那意思就是只有心靈純潔的人,才能看到聖潔的事物,心裡不乾淨的人自然看啥都有問題。

關於這位特蕾莎再多說幾句。特蕾莎於1582年去世,去世後被埋葬在西班牙的阿爾瓦。多年以後,有信徒曾開棺驗屍,人們驚奇地發現她的屍體竟然完好如初,完全沒有腐爛。而當信徒們取出她的心臟後,據說真的發現心臟上面有被利器刺穿的孔洞。這顆心臟現在被保存在水晶盒內,作為基督教聖物受到信徒的膜拜。

巴洛克時期 大批西方最偉大藝術家誕生

16世紀初葉開始席捲歐洲大陸的宗教改革,嚴重動搖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爲應對危機,天主教會除了努力解決教廷腐敗,重樹信徒信心之外,更是不遺餘力的資助文化藝術,希望通過藝術潛移默化的力量來重整旗鼓。同時,爲了重建羅馬作為天主教聖城的聲譽和權威,梵蒂岡開展了大規模的建築和裝飾工程。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藝術史上最輝煌激越的巴洛克時期拉開了帷幕。

插一句哈,大家可能經常聽我說到過「巴洛克」這個詞。這個詞呢,最早來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意思是有瑕疵的珍珠,當時是帶有貶義的,但後來人家說了,再有瑕疵那也是珍珠啊!這個巴洛克時期,上承文藝復興,下啟洛可可和新古典主義。

這個時期誕生了一大批西方藝術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雕塑家、畫家,是藝術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時期。所以,這顆珍珠儘管有點瑕疵,但其光芒之璀璨,足堪照耀古今。

重出江湖 受邀為羅馬城設計公共建築

那麼對於貝爾尼尼的重出江湖,教皇英諾森十世(Pope Innocent X)還是樂見其成的。英諾森本人和貝爾尼尼並沒有什麼過節,而且他很希望在自己擔任教皇期間為羅馬留下幾件能夠流芳百世的東西,能夠通過一件件的藝術傑作來喚起大眾對神性的啟迪。所以,他很需要一個像貝爾尼尼這樣的大天才來實現自己的願望。

於是,教皇召令快馬加鞭的送到了貝爾尼尼的府上。英諾森十世除了希望貝爾尼尼繼續擔任完善聖彼​​得大教堂的首席建築設計師之外,還提出希望他為羅馬城設計一些精采的公共建築,比如噴泉!

今天,凡是去過羅馬的朋友一定對整個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噴泉印象深刻!噴泉這東西,始於古羅馬時代。古羅馬人修建了大量的管道,把清澈的山泉從千里之外的地方引入城市,不但提供生活起居,興建城市噴泉,還提供給星羅棋布的公共浴室。

羅馬人喜歡泡澡在歷史上是聞名遐邇的。所以,公共浴室是當時古羅馬人非常重要的公共設施之一。後世學者有一個說法,認為強大羅馬帝國後來之所以會迅速衰落,喜歡泡澡就是其中一個原因。因為羅馬男子太長時間浸泡在熱水中,使得精子質量下降,直接導致生育率銳減,人口迅速老化。對於不斷發動對外戰爭的羅馬帝國而言,青壯年人口的減少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於是就不得不大量補充異族男子進入軍隊,最主要的就是日耳曼人。這也是後來日耳曼人漸漸坐大,並最終吞噬了羅馬帝國的一個肇因。

那沃納廣場上的《四河噴泉》

這是個題外話哈。總之,你今天漫步羅馬街頭,隨處可見的噴泉確實賞心悅目。而在你忍不住拿出手機不斷自拍的那些漂亮的噴泉中,一定有幾座就是貝爾尼尼的傑作。而位於那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上的這座『四河噴泉』(Fiumi Fountain)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座!

『四河噴泉』,顧名思義象徵著來自四個大洲的四條重要河流,分別是歐洲的多瑙河、非洲的尼羅河、亞洲的恆河和南美洲的拉布拉他河。貝爾尼尼用擬人化的手法,用四個姿勢、神態、服飾各異的河神來代表這四條河流。在河神之間,立起了一座高達16.5米的巨型方尖碑,再配以噴泉,實在是美不勝收。

羅馬納沃那廣場四河噴泉雕像之恆河河神。(Belenos/shutterstock)
羅馬那沃納廣場四河噴泉雕像。(Belenos/shutterstock)

關於這座噴泉有個小故事。當整座建築即將完工的時候,羅馬人並沒有為貝爾尼尼喝采,而是紛紛表示質疑!為什麼呢?因為大家對十幾年前聖彼得大教堂鐘樓出現大裂縫差點倒塌的事故依然記憶猶新,所以,人們擔心這個不懂建築的貝爾尼尼會不會又鬧出類似的事故?萬一石碑倒塌了,那會造成多大的傷亡啊?哎呀,弄得貝爾尼尼壓力很大啊。

但是,此時的貝爾尼尼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建築大師了,對這座噴泉的安全問題,他是非常自信的。為了徹底解除人們心中的疑慮,調皮的貝爾尼尼玩了一招「欲擒故縱」。他讓徒弟們故意在噴泉四周搭起封鎖線,禁止人們靠近噴泉。人就是這樣,你越不讓他幹啥他就越好奇,果然漸漸就引來眾人的圍觀,大家好奇地想要看看這個貝爾尼尼要如何收場。

這時,貝爾尼尼當眾架起扶梯,爬上噴泉,把四根細細的白線繫在方尖碑的頂端,白線的另一頭則讓人拴在廣場周邊的建築上。然後拍拍手大聲宣布道:噴泉加固工程順利完成!貝爾尼尼故意用四根白線來假裝加固噴泉,意思就是:你們放心吧,這座建築安全得很!結果,在眾人的哄堂大笑聲中,對噴泉安全的質疑也漸漸煙消雲散了。

事實證明,這座方尖碑建築的極為堅固。 1654年羅馬發生了一場大地震,很多建築倒塌,但這座方尖碑卻巍然不動。在經歷了近四百年的風風雨雨之後,至今依然穩穩地矗立在那沃納廣場,驕傲的展示著貝爾尼尼在建築方面的造詣。

這個那沃納廣場上一共有三座噴泉,還有一座『摩爾人噴泉』,也是貝爾尼尼的作品。所以,您如果到了羅馬,這個那沃納廣場是一定要去逛一逛的!

西班牙廣場上的破船噴泉

羅馬還有一個非常出名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看過經典電影《羅馬假日》的朋友肯定還記得,電影裡有一幕,奧黛麗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坐在大台階上吃冰淇淋,大台階的前面就是西班牙廣場,廣場上有一個極有特色的噴泉,叫做:破船噴泉Fontana della Barcaccia(點這裡),也是貝爾尼尼的傑作。

除此之外,巴貝里尼廣場上的特里同噴泉Fontana del Tritone,聖天使橋上矗著的眾天使,以及遍布羅馬的很多建築都有貝爾尼尼的影子。所以,有人說羅馬是貝爾尼尼的,這話不算誇張。

但,上面說的這些相較於我馬上要講到的這個建築,那就真的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組建築堪稱是巴洛克建築中的宏偉巨製!這可不是我說的,這是後世史家們眾口一詞說的。什麼建築呢?去過羅馬梵蒂岡的朋友一定會對聖彼得大教堂前的那個、巨大的、呈環抱手臂狀的廊柱印象深刻吧。對,他正出自貝爾尼尼之手。

1655年,教皇英諾森十世去世後,繼任者是亞歷山大七世(Pope Alexander VII)。這位來自錫耶納的教皇,為人謙和,性格溫順。當他還是紅衣主教的時候,就多次表達過對貝爾尼尼的仰慕,當上教皇後立刻擢升貝爾尼尼為教廷總建築師,並授命他設計聖彼得大教堂前的廣場。這個廣場此時已經空了好幾年了,此前已經有太多方案遭到否定。人們對於這座天主教最高聖殿前的廣場應該是個什麼樣子眾說紛紜,沒有一個方案能夠得到最多人的認同,於是就一直空著了!

《聖彼得廣場》

接手這個任務的時候,貝爾尼尼58歲,究竟應該拿出一個怎樣的設計一時也沒有頭緒。這天下午,天氣出奇的好。有點心煩意亂的貝爾尼尼帶著兩個僕從走出家門,出去散心。他們沿著台伯河邊的林蔭道往城南的方向悠悠而去,走著走著,一個僕從突然喊道:貝爾尼尼老爺,您快看啊!貝爾尼尼一抬頭,順著僕從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見湛藍的天空中有一朵巨大而潔白的雲朵,非常神奇的呈現出一個張開雙臂正要擁抱的人的樣子。更神奇的是,在雲朵的下方正好就是聖彼得大教堂那巨大的穹頂!從貝爾尼尼的角度看過去,彷彿這片張開雙臂的雲朵要擁抱的正是聖彼得大教堂!看到這一幕,貝爾尼尼靈光乍現,「有了!有主意了!」貝爾尼尼興奮地大喊了一嗓子!嚇得那兩個僕從一機靈,差點把腰閃了!

很快,貝爾尼尼的設計草圖呈到了教皇等人的面前,眾人看到這個設計之後無不交口稱讚。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聖彼得廣場』 Piazza San Pietro(點這裡)。

廣場兩側,貝爾尼尼天才地設計了兩列弧形的巨大柱廊,從高處俯視,兩組柱廊宛如兩隻伸出去的手臂,將信徒擁入神仁慈的懷抱中。柱廊內構成了一個橢圓形的廣場,非常巧妙的解決了既能夠容納大量人群,又可以讓人群自由出入廣場的問題。現在每逢重大節日,教皇就會出現在這裡舉行彌撒,而這一刻,廣場就變成了「觀眾席」,容納著四面八方而來的信眾。

對於這一設計貝爾尼尼自己也不無得意地說過:沒有比伸出雙臂擁抱的姿勢更好的設計方案了。誠哉斯言!

為了烘托聖彼得教堂的正立面,弧形柱廊採用簡約樸素的多立克柱式,圓柱每列四根,共計284根,再加上88根方柱,營造出了宏大的空間感。在柱與柱的相互掩映、明暗變幻之間,給人一種莊嚴神聖的氣勢。在柱廊頂部,樹立著140尊聖徒雕像。

後來,到了墨索里尼時期,他拆除了廣場前的老舊建築,修建了一條直通廣場的協和大道。所以,現在沿著這條大道,從很遠就可以將聖彼得大教堂一覽無餘,這個其實有悖於貝爾尼尼最初的設想。嗯,不過呢,對於今天喜歡拍照和自拍的普羅大眾而言,這條幹道的確提供了不錯的角度和距離。

波洛米尼建築大師的作品

說到這裡,我要稍微花點時間介紹另一位當時在建築領域和貝爾尼尼互為一時之瑜亮的建築大師,就是我前面提到過的弗朗切斯卡·波洛米尼( Francesco Borromini)。

波洛米尼和貝爾尼尼堪稱是巴洛克建築藝術中的當世雙雄。如果說貝爾尼尼是太陽,那波洛米尼就是月亮。如果貝爾尼尼代表了巴洛克建築陽剛的一面,那波洛米尼就代表了其柔美、女性化的一面。這兩個人的性格也完全不同,貝爾尼尼開朗自信,風流倜儻,少年成名,一生幾乎都順風順水;而波洛米尼憂鬱、內向、敏感、易怒,與雇主間矛盾不斷,常被雇主辭退或憤而辭職。生命後期更是鬱鬱不得志,最後因憂鬱症自殺身亡。兩位巴洛克建築藝術大師,在人生際遇上走了完全不同的路線。

與雕塑家出身的貝爾尼尼不同,波洛米尼科班出身,他的建築設計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他喜歡使用素雅的白色裝飾牆體,這使他設計的教堂顯得輕盈乾淨,在金碧輝煌的巴洛克建築中辨識度極高。他打破常規喜歡變化多端的曲線,以不同的幾何圖案作為裝飾紋路。

如果您有機會再次到訪羅馬的話,下面這幾個建築我非常推薦您去看一看。

一個是斯帕達宮(Palazzo Spada)內著名的柱廊。 1632年,主教斯帕達買下這座宮殿後,任命波洛米尼進行改造。波洛米尼在數學家的幫助下建造了著名的柱廊,他通過將遠端的立柱建造得越來越短、越來越細,並增加地面坡度的手法,使實際上只有8米的走廊看上去長達三四十米。柱廊盡頭庭院裡的雕塑看似有真人大小,其實只有60厘米。是一處很有趣的景點。

再一個是這個『聖卡羅教堂』,也被稱為『四泉聖嘉祿堂』(意大利語:Chiesa di 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或San Carlino)。這裡堪稱是波洛米尼的建築代表作,也是公認最美麗的巴洛克建築之一。整組建築本身非常小,甚至能被整個裝進聖彼得大教堂穹頂的一個扶垛內。在狹小的空間裡,波洛米尼的天賦被發揮到了極致,他在建築結構上下足了功夫,使教堂整體就像一座大理石雕塑般精緻。尤其是橢圓形的穹頂,波洛米尼將八邊形、六邊形和十字架形狀非常和諧地糅合在一起,鋪滿了整個天頂。

聖安德烈亞教堂 線條陽剛

可以跟波洛米尼這座經典建築媲美的就是貝爾尼尼設計的『奎里納萊山聖安德烈亞教堂』(Sant’Andrea al Quirinale(點這裡))。和『聖卡羅堂』陰柔內斂的氣質不同,『聖安德烈亞堂』線條陽剛,外觀整體上既有巴洛克的富麗動感,又有古典主義的莊重挺拔。教堂內部貝爾尼尼再次使用了與設計《聖特雷莎的狂喜》相同的手法,在聖壇頂部開了一個天窗,使自然光線傾瀉而下。聖壇上部裝飾著金色的飛翔天使和光柱。教堂下部使用暗色的建材,象徵著「人間」;而教堂上部則全部選用白色、金色的材料,象徵著「天堂」。

貝爾尼尼在晚年時曾說過,自己每次完成了作品後才遺憾地發現還存在著諸多的缺陷,比如他每次路過那沃納廣場的時侯,都忍不住扭過頭去,不想要看到自己漏洞百出的四河噴泉。但唯獨這座『聖安德烈堂』,他自認為是完美無缺的巔峰之作。據貝爾尼尼的兒子( Domenico)回憶說,貝爾尼尼晚年時,經常幾個小時坐在裡面不出來,得以欣賞著自己取得的建築成就。

這兩座教堂相距很近,你如果能將兩者對比著參觀欣賞,那將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體驗。另外有個小貼士告訴大家,如果將來你有機會進入『聖卡羅教堂』和『聖安德烈亞教堂』參觀的話,最好在天黑之後再去,而且記得一定要隨身帶一些硬幣。因為在教堂內部都裝有探照燈,在入口處有可以投入硬幣的裝置,在你放入硬幣後,這些探照燈就會被點亮,這時你就會看見金碧輝煌的屋頂,整個建築內部也顯得非常壯觀。

今天的羅馬之所以被稱為巴洛克建築藝術的露天博物館,也與這兩位大師的貢獻是分不開的。當年,教皇烏爾班八世曾對貝爾尼尼說:你就是為羅馬而生的,而羅馬也將永遠以你為榮。想來,貝爾尼尼完全對得起這位教皇對他的評語。

好了,巴洛克雕塑第一人貝爾尼尼的生平故事就到這裡了,《大話西油》咱們下次見!

《大話西油》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昊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門德爾松逛豬肉鋪發現了巴赫!世界最昂貴大提琴見證杜普蕾的早逝、馬友友的崛起!最燒腦的音樂:巴赫的賦格!神一般的存在:西方古典音樂之父——巴赫!
  • 「玫瑰戰爭」-權力遊戲的真實版!史上最渣的男人-亨利八世!史上最牛的王朝──都鐸王朝!充滿謎團的名畫《大使們》,史上最重要的肖像畫家──霍爾拜因究竟想說啥?
  • 吵了20年沒結果現在價值超過1.5億,這幅畫是否真的出自達芬奇?月黑風高解剖屍體,只為畫出深入骨髓的感受!他是文藝復興代言人,他是史上最成功的業餘畫家!
  • 他手稿的最後一句藏著什麼祕密?解密最有可能的穿越者——達芬奇!他可以讓人類提早發展五十年,但他為啥不幹?熱衷發明尖端武器,他是戰爭狂人嗎?「維特魯威人」是達芬奇對宇宙的看法嗎?
  • 他的成功得益於另一個天才的死去!他是和米開朗基羅鼎足而立的一代宗師!梅杜莎腦袋的神奇妙用成就了一代英雄!忒修斯忘恩負義甩姑娘,導致父親自殺身亡!
  • 拖稿催債,大師提香的另類人生!皇帝是他的粉絲,教宗是他的擁躉,富貴一生終未逃過黑死病!搶師傅飯碗,狗血師徒鬥提香技高一籌!大才成就意大利第一名畫。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 意大利偉大的藝術寶藏之一是位於帕多瓦(Padua)的斯克羅維尼小禮拜堂(Scrovegni Chapel)。是什麼讓小小的斯克羅維尼神妙不凡,且意義重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