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港澳新闻排行
近期香港各大银行出现抢外币存款现象,个别银行一周外币定期存款年利率高达13.9%,也有不少银行为了吸引存户投入资金,推出年利率高达10%的短期定期存款。本报记者更发现,最新优惠更一反过往高息定存必需为新资金的规定,反映银行对外币存款的迫切需求。数据亦显示今年香港银行的美元存款余额跌幅明显,专家分析,银行抢外汇或反映外资...
在香港23条实施前,3月16日,香港法庭判处王宗尧因2019年“七一”冲击立法会案,暴动罪成,入狱6年2个月。
从1月30日,港府展开《基本法》23条立法仅一个月的公众咨询起,香港23条立法昨日(3月19日)通过,3月23日正式实施。
港人民间团体(19日)发声明,反对立法会就如“橡皮图章”般快速通过《基本法》23条,进一步破坏香港自由。在香港主权从英国移交北京27年后,立法会昨天傍晚三读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基本法》第23条立法草案),几与《港区国安法》一并成为港府处理国安罪行的法令。
第五届“国际移民及置业博览会”将于周六及周日(23、24日)在会展举行。由公关发出的采访通知指出,自23条立法通过,“登记移民展入场人数即时直线攀升”。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已经有超过2.5万人预先登记入场。
英国政府自2021年1月推出BNO签证计划至今,已经有近20万香港人申请移居英国。英国政府上周四(14日)进一步放宽多项BNO签证移居限制,包括允许签证“主申请人”的成年受养亲属,可在“主申请人”到达英国后申请签证,即取消成年受养人须与“主申请人”同时申请签证的规定。
香港立法会日前三读通过“第23条”立法,并将于本周六生效。虽然港府多次强调法案针对的是极少数危害国家安全的人,正常的商业经营者不会受到此项立法的影响,但《华尔街日报》引述多个外国商会均就此表示担忧,并认为23条是香港吸引全球人才的绊脚石。
中国校园暴力事件频发。3月16日,湖南常宁7名大学生,手持铁棍冲入一所中学校园,追打中学生。这些大学生的恶劣行为引发热议。
联合国资助机构公布2024年“世界幸福报告”指出,芬兰连续7年蝉联榜首,香港排名第86位,大陆排名第60位,台湾第31位。
消委会邀请220位亚洲女性测试15款除皱眼霜的功效,发现全部都有不错的保湿效果,但只有4款改善较深皱纹效果相对较显着。另外有1款检出游离甲醛,5款检出香料致敏物,其中1款更验出8种香料致敏物。消委会呼吁生产商减少使用可释出甲醛的防腐剂,并留意产品所含香料致敏物的种类和浓度。
深井深慈街海边昨晨有人企图自杀,救援人员将事主劝回,送仁济医院检验。警方正调查事主轻生原因。
3月19日,香港第23条立法通过,香港言论空间进一步缩减。香港记者协会前主席杨健兴表示“空间少了,风险多了”,但他仍会继续做新闻评论工作,不会避开敏感议题。
去年大暴雨期间黄大仙严重水浸。渠务署最新文件披露,将于黄大仙建造4.7万立方米地下雨水蓄洪池,纾缓水浸风险,预计5年内完成工程。
南华会(18日)在社交平台公布,电脑服务器遭黑客入侵。私隐专员公署今日表示,事件可能约70,000人受影响,正展开调查;同时亦呼吁受影响人士,若怀疑个人资料被外泄,可向相关机构或公署作出查询或投诉。
2019年七一有抗争者闯入立法会大楼,艺人王宗尧等12人被裁定“暴动罪”成,判囚54个月至82个月,另有两名记者被裁定“进入或逗留在会议厅范围”罪成,分别罚款1,000及1,500元。
前沙田区议员赵柱帮21日在Facebook发文,指投保一份意外保险不获接纳,保险公司以“高风险人物”及涉诉讼案件拒绝。
消息传社会福利署拟修改针对非政府社福机构的《整笔拨款手册》(《手册》),当中新增条款,指政府有权基于“任何特殊情况”,在认为机构提供的津助服务不再需要或不合适时,于30日通知期后终止津助。消息引来业界反弹,质疑当局的准则。
肺癌一直高踞香港癌症杀手第一位,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2021年的数字,新增肺癌病例共5,978宗,死于肺癌的人数高达4,037人,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6.7%。一项在去年对肺癌患者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政府所提供的肺癌支援并不足够,公立医院轮候时间亦过长。
天文台预测,2024年厄尔尼诺现象会继续减弱,拉尼娜现象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发展,预计本港有机会在6月或以后踏入风季,10月或之后风季结束,但是之后仍然有机会打风。至于进入香港500公里范围内的热带气旋数目,会是正常至偏多,大约5至8个,比正常的4至7个多,但是现时比较难掌握其强度,惟天文台台长陈柏纬称,随气候变化,比...
海关上月19日起执行代号“风暴”的全港大型反私烟特别行动,在各个管制站及全港各区,加强打击私烟。截至本月14日,连同首阶段的数字,海关共侦破1,361宗相关案件,检获共约6,100万支怀疑私烟等物品,行动中同时共检获约8,340克雪茄及约540克制成烟草,估计市值共约2.7亿元,应课税值共约1.9亿元,共拘捕1,314...
一名西九龙总区反黑组警署警长于2020年涉嫌监守自盗,将警方搜获的24公斤冰毒交给一名女子。两人事后被控一项串谋贩毒罪,并于昨日在高等法院认罪。其中涉案警署警长被判囚23年10个月,同案女子则被判囚16年6个月。
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19日发表调查,指香港有82%成年受访者认为,多党民主(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党参加选举的民主制度)是一种很好的治理方式。另外,对于由专家而非经过选举的官员管治,43%香港受访者认为好;53%认为坏。
“12港人案”其中2名被告廖子文和郑子豪涉及潜逃案及管有汽油弹案,原审法官早前下令部分刑期同期执行。但惩教署称由于两人已服毕潜逃案刑期,故无法遵循法庭命令。两人提出上诉,19日在高等法院获裁定得直,刑期改判后两人即时获释。
监警会19日举行公开会议。警方代表在会上表示,去年全年投诉警察课接获的须汇报投诉,有1,736宗,较2022年的1,287宗多35%。警方解释,是因去年社会经济活动全面复苏。
垃圾征费今年8月1日开始实施,环保署昨日表示,正逐步扩展“绿在区区”社区回收网络至50个公共屋邨,其中6间新的“回收便利点”已于过去两个多月相继投入服务,包括启业邨、安定邨、欣田邨等。公共屋邨“临时收集点”目前有37个,包括元州邨、石围角邨等。
深水埗上周四(14日)晚夺命车祸,一辆违泊私家车为逃避警方而驶走,沿途撞到多辆车,并撞死一名66岁女途人。肇事的22岁男司机被控误杀罪,另一名19岁男子因涉窝藏该司机,被控意图妨碍司法公正罪。两人(18日)早被押解往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裁判官把案件押后至6月11日再讯,以待控方进一步调查。辩方申请保释被拒,两被告需还押...
政府计划发展北部都会区“新田科技城”,环咨会环评小组(18日)将开会讨论“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环评报告。环保署文件指,项目无法避免永久损害部分栖息地,当局将会设立约338公顷的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以补偿生态损失。而7个环保团体去信环咨会,批评环评报告“不合格”,例如技术评估和数据都有错误。
通关后大陆来港旅客数字一直上升,惟有声音指大陆旅客消费力变弱。署理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刘震昨日回复立法会质询时透露,2018年大陆来港过夜客人均消费7,000元,2023年则降至6,500元。
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下午回复表示,19日中午约12时21分,中电的承办商于元朗为一组40万伏特供电系统进行架空电缆更换工作。期间,一条没有带电的电缆下坠,影响近凹头交汇处地面的灯柱及附近一条1万1千伏特架空电缆,并导致一部途经交汇处的车辆受损。事件中无人受伤。
上水文锦渡路上周四(14日)发生夺命工业意外,货柜车司机梁伟健在木厂内疑遭准备卸下的木枋砸毙,家属早前不满负责人无跟进意外。工业伤亡权益会昨日表示日前接获匿名告密信,指有木厂职员涉嫌“夹口供”;会方还指木厂的解释与当局所披露的资料有出入,死者家属质疑有人隐暪真相,要求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