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的《兒時情景》:音樂中的童年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童年代表著一段充滿夢想和希望的單純時光。過去幾個世紀中,許多藝術家都試圖重現這種心境,但沒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兒時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譯: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憶的鋼琴短曲組成的套曲。
中西雅樂

聖誕節不能缺少巴赫的音符,尤其是在德國。德媒曾說,缺少巴赫「聖誕神曲」的聖誕節,是不可想像的。(Ein Weihnachten ohne Bachs Weihnachtsoratorium ist kaum denkbar.)又一年聖誕臨近,讓我們一起靜下心來,去聽聽這位「西方音樂之父」的聖誕神曲吧。

【文史】聽琴唐詩裡 清音洗塵心

唐人琴詩,描繪了樂聲、情感、山水,也寫下了歷史和人生。孟浩然豁達清淡,白居易無牽無掛,常建幽曠高遠,李太白俊逸昂揚、亦發悵然悲鳴。苦樂喜憂、追尋感悟,都隨古音流轉。

中西音樂對話 香港歌劇之父盧景文訪談

中樂如行雲流水,有中華文化的神性和韻味;西樂則以精準、氣勢磅礡而取勝。當東方音樂遇上西方音樂,會擦出甚麼樣的火花呢?

書摘:戲曲學(一)

南戲北劇孕育的溫床就是「宋、元」的瓦舍勾欄,而促使之成立發展的推手就是活躍瓦舍勾欄中的樂戶和書會。而「宋、元」之所以瓦舍勾欄興盛,其關鍵乃在於都城坊市的解體,代之而起的是街市制的建立。

沒有時間打坐冥想?試試聽音樂吧!

神韻樂團將幾乎失傳的中國傳統音樂藝術與西方古典音樂的精髓結合在一起,既細膩又恢宏。經過這樣的音樂洗禮後,觀眾離場時,肩膀上的重擔似乎都減輕了。他們如履春風,人人臉上洋溢著笑容!

影片中四個人將這些管子發揮妙用當成樂器,很好奇他們用什麼方式演奏?這些管子能奏出怎樣的聲音呢?簡單的管子,簡單的排列和看似簡單的敲打方式,竟也能有如空靈般的排管樂器聲音,太酷了!

窈窕淑女盤腿坐在一個「大鍋蓋」前,背景是繁茂的樹林,她在做什麼呢?耐心等待!當女子抬手,在「大鍋蓋」上開始敲擊時,一陣天籟般的音樂傳來,讓大家忍不住讚歎。

奧地利音樂家列勒(Arnulf Zeiler)熱愛中世紀的音樂,他最近以3根直笛同時吹奏的方式演繹一段中世紀的樂曲,不但旋律優美,而且技巧高超,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週五(23日),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放了「穿越時代的音樂藝術」樂器展,展出了從公元兩千多年前至今的各國樂器,展品從來自佛羅倫薩、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鋼琴,到明代的絲弦琵琶;從西班牙古典吉他家塞戈維亞的吉他,到日本江戶時代武士烏丸光廣獲贈的古琴,大都會的展覽像民眾傳達了各國樂器背後豐富的象徵意義,以及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

古代樂壇高人技藝玄妙 令人驚歎

中國古代的音樂家們以點金之手,創作出一首首疑似天上來的動人樂曲。也有許多精通音律的高人,在演奏樂曲時,每個韻律的流淌如春風化雨般引得花開草長、神仙來和、鳳凰來儀;有時也如千軍萬馬,讓山石破裂、草木枯萎;有人精通五行,聞聲律知人心,甚至能以音樂救人或迷人心魂。這些古代樂壇高人的玄妙,令人歎為觀止!

天音神韻──聽神韻藝術團合唱團音樂有感

神韻音樂的莊嚴雄渾,其正信的力量直達人心。

最後一段則簡述伏羲氏造琴,神農氏作瑟的歷史,說明絕大部分樂器做工複雜需長時間才能精緻能用,然而笛卻是依照天然資質,不多修飾卻如此的簡單易用,正符合《周易》中所說的簡易之道。

柴可夫斯基為舞劇編寫了多種風格的樂曲。他以西班牙舞代表巧克力、以阿拉伯舞代表咖啡、中國舞代表茶,但全曲最美妙之處仍在《糖果仙子》中鋼片琴獨奏。壓軸的《花之圓舞曲》更是他最知名的圓舞曲之一。

近代歐洲的音樂搖籃──捷克(八)

捷克愛樂在塔利赫的帶領之下,展開歐洲各大都市的巡迴演奏會,讓他們的實力受到世人的肯定,奠定了捷克愛樂管弦樂團成為捷克音樂代言者的不朽地位。塔利赫被後人尊稱為「捷克愛樂之父」,算是實至名歸!

淺論中華傳統音樂賞析與審美(上)

聆聽德音雅樂可以使人內心平和,昇華人的道德修養,過去聖人做的樂即是效法天地造化萬物之道,順應宇宙的真理,所以本身帶有強大的力量,在上古舜帝在位時期三苗部族興兵作亂,舜帝因此率軍討伐,在戰陣中演奏《韶》樂三日三夜,這優美的天籟之聲讓三苗部族的戾氣被化解於無形,紛紛丟盔棄甲,前來歸順,臣服舜帝。

如何選購吉他

吉他大體分為三個檔次,有合板吉他,面單吉他和全單吉他,其價格是相差很大的。在閒暇之餘彈一首吉他曲,或朋友聚會時演奏一曲,是件很快樂的事。

近代歐洲的音樂搖籃──捷克(四)

史梅塔納所作《我的祖國》,整首樂曲由六段樂章所組成,前面四段主要在描寫捷克的歷史傳說與山川景色,後面兩段則是以胡斯戰爭為主題,發抒捷克的民族愛國心聲。

近代歐洲的音樂搖籃──捷克(一)

克利雪多夫‧哈蘭特,根據義大利音樂家馬連吉歐所寫的彌撒曲以及少數的經文歌《Maria Kron》還流傳至今,其中所運用的作曲法十分地精妙,標示著文藝復興時期波希米亞的音樂成就。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湘女多情:瑟

相傳,堯帝的兩位美麗女兒,一位名叫娥皇,一位名叫女英,都嫁給舜帝做妃子。 後來舜帝南巡,病死於蒼梧,葬在九嶷山下。二妃苦苦追尋,直到湘江邊上;眼看江水茫茫,無法順利濟渡;九座山峰,山勢相彷,不知何處才是夫君埋骨之處?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欲得周郎顧:箏

相傳源自於瑟,是秦地的樂器。秦國有一個名叫婉無義的人,將一張瑟傳給兩個女兒,兩個女兒為了爭搶這張瑟而把它扯破了,從此成為兩張樂器,所以稱之為「箏」(爭)。另有一說,箏其實是秦國大將蒙恬製成的,他將原來瑟的二十五弦破開,改良成較為輕巧的十二弦,於是成了今天的箏。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有鳳來儀:笙

春秋時代,秦穆公有個小女兒名字叫做弄玉。弄玉生性聰慧,姿容無雙;她善於吹奏玉笙,每次演奏時就如同鳳凰啼鳴一般。弄玉公主長到十五歲了,穆公想為她找個好女婿,偏偏弄玉要求:「一定要找到個和我一樣善於吹笙的人,才願意嫁給他。」秦穆公派人四處尋訪,卻總是找不到合意的對象,婚事也一拖再拖.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響遏行雲:笛

相傳,在黃帝的時候有一位樂官名叫伶倫,他走遍千山萬水,一直到了昆崙山北,從那兒的峽穀中選取了最均勻最好的竹子,把它們斷開來做成十二竹筒,以此吹奏。那聲音就像雌雄鳳凰的鳴叫一般,而十二竹筒的音階也就成了人類的十二音律。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伏羲的清雅:簫

相傳,簫是伏羲氏親自設計製作的,他可以清理天地間不好的物質。簫是「竹」字加上「肅」字;竹是材質,「肅」就是「肅清」的意思。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溝通天地人的神器:古琴

相傳,神農氏繼承天下後,取法宇宙萬物的原理,削桐木做成琴身,用絲繩當弦,製作的了最早的琴。這琴,可以上通神明之德,並引導萬物和諧。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困境中的歌聲

孔子周遊列國時,路過匡地,被匡人誤認為是侵犯過匡城的惡霸陽虎,因此要殺害孔子。因為孔子的相貌與陽虎神似,而替孔子駕車的弟子顏剋又正好是當年替陽虎駕車的人,匡人怨恨陽虎,就把孔子重重包圍了起來。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蓬萊的音樂大師

伯牙向成連學習彈琴,經過了三年,雖然掌握了彈琴的技巧,但總沒法融入樂曲的意境中。成連對伯牙說:「我的老師方子春,現住在東海蓬萊山上,他最善於教導情致,我送你過去請教他吧。」於是,兩人一起乘船到了蓬萊山。成連讓伯牙住下來,告訴他:「你先留在這裡練習,我去迎接老師。」便撐船離去了。成連始終沒有回來。

岳飛作《滿江紅》的故事

將士們均感同身受,因此隨著主帥岳飛看著滾滾長江向東流逝,唱著《滿江紅》,之後唱到最後一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只覺得內心平靜無比,沒有了在先期黃鶴樓的悲壯情緒,只感覺無比的祥和寧靜,卻有著奮力精進的波瀾壯闊。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什麼是雅樂?

雅樂,是中國古代的宮廷音樂;雅,是正的意思,雅樂的特點就是中正平和,莊重肅穆。周公制禮作樂,完備了雅樂的體系,把音樂、舞蹈與宮廷禮節、郊廟祭祀等宗教活動相結合,用以教化貴族的生活與禮儀。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什麼是弦歌?

弦歌,指依琴瑟而詠歌。琴瑟是士人修身的樂器,《禮記‧曲禮下》云:「士無故不撤琴瑟」,在中國古代,士人以琴瑟伴奏吟唱詩歌,並熟習禮樂教化。

【經典名作中的秘密】來自月宮的仙曲

〈霓裳羽衣曲〉相傳來自於月宮,是盛唐時期最美妙的歌舞。一年中秋,唐玄宗在御花園遊賞,抬頭看見團團明月,晶亮皎潔,實在美麗極了,他目不轉睛地望著,視線都無法移開;一旁伴駕的道士羅公遠便說:「陛下,想去月宮遊玩嗎?」玄宗大喜,立即同意。羅公遠一把將手杖擲向空中,轉眼化成一座銀色的大橋,直通月中。

共有約 591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