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現在孩子不知道的「童年遊戲」這3種你玩過嗎?

文 / 李小奕

失落的童年遊戲:踢盒子(家邑/大紀元)
人氣: 689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21世紀的世界進入數位及網路時代,隨著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的普及,許多傳統物品漸遭淘汰,人類的休閒娛樂也快速發生變化。令我感觸最深的是30年前的童玩與遊戲,如今幾乎都已銷聲匿跡,現在青少年熱衷的全是電玩和線上遊戲,如果問問他們什麼是「童年遊戲」,恐怕還真沒幾個小孩說得出來。

1970年前後出生的人大概記得,小時候的娛樂,除了看卡通,大多是在戶外玩遊戲。我記得念小學時,每到下課時間,很多人就會跑到教室外面玩遊戲,直到上課鐘響才衝回教室。放學或放假時,左鄰右舍的小孩也會呼朋引伴,在附近巷弄、騎樓或空地穿梭玩耍。回想起來,以前很多遊戲運動量都很大,即使簡單的遊戲,也能玩得汗流浹背,天黑了還捨不得回家。

反觀今日的電玩,把人困在小小螢幕上,很多青少年沉溺其中,造成視力衰退、久坐、缺乏人際互動等各種身心健康問題。前陣子,為了讓念小學的兒子遠離電玩、多到戶外去,我也傷透腦筋,一天忽然靈機一動,何不把我小時候的遊戲教給他玩呢?結果,兒子不但不排斥,還玩上癮了,現在經常會主動找我陪他玩。畢竟孩子天性是好動的嘛。

有不少網文整理出各種早期的童玩與傳統遊戲,如七巧板、九連環、紙飛機、東西南北、尪仔標、橡皮筋繩跳高、踢毽子、打陀螺、彈玻璃珠、捉迷藏、一二三木頭人、騎馬打仗等等,實在叫人懷念。不過有點可惜的是,我所偏愛的三種「對戰」遊戲卻乏人問津,因此,這遺珠之憾現在就由我來補上吧。

以下逐一介紹這三個遊戲:踢盒子、地上乒乓、彈小磁磚。

一、踢盒子

這個遊戲台灣話叫「搶甕」(音)。取一個空的圓形糖果盒(鐵盒),裝滿泥沙之後密封好。遊戲時將盒子放在地上,玩家必須用單腳站立,並以跳躍方式將盒子踢出去。踢盒子有多種玩法,如「跳房子」之類的,但這裡要介紹的是較少人提起的對戰玩法。

童年遊戲
糖果盒、踢盒子動作(家邑/大紀元)

第一種玩法是兩人對戰賽,先在平地上用粉筆畫一個很大的日字(如下圖左),兩人分站一邊,你來我往的對踢。玩家在比賽中需始終單腳站立,並以立著的那隻腳將鐵盒踢向對方陣地,未踢過中線或踢出邊界,即告失敗。當對方把盒子踢回你的陣地時,你必須在盒子靜止後的三步內將盒子踢過去,否則就出局。

童年遊戲
踢盒子兩種玩法(家邑/大紀元)

第二種玩法是四人晉級賽,在平地上畫個大田字(如上圖右),四個玩家甲、乙、丙、丁分別單腳站立在各自區域,玩家可隨意將盒子踢給任一方,遊戲規則與兩人對戰賽相同,但有一個原則:敗者需按照甲乙丙丁之順位降一級。例如,乙勝甲,則甲乙對調位置;丁勝丙,則丙丁對調位置;但若丙勝甲,則甲乙對調位置,丙仍為丙;倘若甲勝乙,乙丙對調位置,甲仍為甲。以此類推。

四人晉級賽的刺激之處,在於不知道別人是否會踢給自己,你得隨時保持戒備狀態。有時別人突然把盒子踢過來,你來不及反應,被直接擊中鞋子,也算敗場。

踢盒子遊戲的難度在於腳力與平衡感,單腳站立與跳躍久了,雙腳都會發酸、發抖,不易保持平衡。所以玩這遊戲簡直就是超級體能訓練。

二、地上乒乓

小時候我們都稱這個遊戲為「遷球」(台灣話)。玩這個遊戲的,男生比較多,因為擊球需要較大的力氣,場地也比踢盒子遊戲要大。

玩法:先準備一顆排球或足球,在大空地上畫一個大的日字,兩個人分站一邊,互相將球擊向對方,發球或擊球的方式皆與打桌球規則相同,只是沒有球拍,直接以單手或雙手擊球,未擊過中線或擊出邊界,就算輸球。

童年遊戲
地上乒乓的玩法(家邑/大紀元)

這種特殊的兒童球類運動也有一些類似桌球的技巧,可以用切、削等各種手勢擊出變化球,像是落地後會側旋或前衝,令對方不易應付。此遊戲可以單打(一對一),也可以雙打(二對二),人多的時候可玩雙打,多人上場,氣氛熱鬧,同時考驗默契,趣味橫生。

三、彈小瓷磚

以前蓋房子的工地都有一些棄置的小瓷磚,當時的工地沒有嚴密封閉,我們經常跑到工地玩耍,撿拾各種五顏六色的小瓷磚,除當作收藏品,也會拿來玩一種遊戲。

彈小瓷磚對戰遊戲(家邑/大紀元)

玩法:兩個人相距約兩、三公尺,將各自的小瓷磚放在地上,然後輪流用手指將自己的小瓷磚彈向對方,雙方你來我往,彼此瓷磚越來越近,先擊中對方的小瓷磚即獲勝,勝利者可贏得對方的小磁磚。技術高明的玩家,常有滿滿的戰利品。

結語

小時候的遊戲多半沒有正式名稱,如「搶甕」、「遷球」等發音似乎也不是台語,我曾問過一些人,沒人知道為什麼這麼叫,也不懂甚麼意思。不過我倒是聽父親說過,台灣民間有些遊戲是日治時代留傳下來的,或許這些名字與日本文化有關也說不定。

重拾消失的童年令人欣喜,期盼更多人加入行列,共同尋回這些失落的傳統,並引領我們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讓這些對人真正有益的童年遊戲再現人間、傳承下去。

· 和女兒一起「斷捨離」

· 堅持每天做1小時家務 可挽救1年腦容量損失

· 人有2個「長高黃金期」 做5件事幫孩子長高 

責任編輯:李清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