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小故事:网开三面 三让三千诸侯的商汤

作者:允嘉徽
商朝开国天子——商汤画像,出自清乾隆绘本《历代帝王真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860
【字号】    
   标签: tags: , , ,

“网开一面”是比喻人宽大仁厚,对犯错的人从宽处置,那么“网开三面”又是怎样的境界呢?三千多年前在华夏大地的一位君子胸怀仁慈“网开三面”,这位道德崇高的中华民族的先祖是谁呢?

网开三面的故事

据《史记‧卷三‧殷本纪》的记载,商汤还未成为商朝君主时,有一次到野外,看到有人张了四面网捕鸟兽,他听到那人口中念着祈祷词说道:“从天下四面八方来的都进到我的网中来!”

商汤一听心中不忍,随即说道:“哎呀!这就要赶尽杀绝了呀!”

于是他让人“网开三面”,只留一面网。然后商汤对网发愿,这般念着祈祷词:“想去左边的就去左边,想去右边的就去右边,不想要命的,就进到我的网中来。”

后来诸侯们听说了这件事,都表示:“汤的道德境界真是至极呀,仁德广布遍及禽兽啊!”

商汤教人打猎时网开三面,只取用维生所需的食物,流露他的民胞物与的胸怀。然而,他的高贵道德情操,不仅仅表现在这网开三面的例子上,在许多方面都流露出来,让三千诸侯都佩服。

夏朝末年,夏桀常常将自己比作太阳,民间有这样的声音流传着:“你什么时候丧,我和你一起亡!”北宋刘恕《通鉴外纪》记载夏桀的穷奢极欲,殚尽民财:“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夏桀失政,民愤处处,人心思变。最终他在鸣条这地方被商汤打败了。当时,商汤并没有杀死他。商汤对夏桀说:“我将为君王恢复道德,复明人心。”

夏桀对商汤说:“国家之所以成为国家,是因为有家庭;家庭之所以成为家庭,是因为家中有人。现在国家没有了家庭,没有了人民,而君有民,这是君的国。”

汤回答说:“不。古代大帝讲道德,启发人民。如今君主破坏了道德,败坏了政治,士子百民感到迷惑,我将为君王恢复道德,复明人心。”

有人去找夏桀,对他说:“让亳地的君主商汤,救济人民残坏的道德,何必更换君主?”于是夏桀和他的追随者五百人向南迁徙千里,到不齐这地方定居。结果,不齐的人民纷纷投奔到汤所在的中野。

夏桀再次向商汤说“这个国家是君所有。”

商汤回答:“不。我要为君主您复兴道德,晓明人心。”

于是夏桀和他的五百追随者又迁徙到鲁国。这时鲁国的人民也纷纷前去投靠商汤。

夏桀再次对商汤说:“国家,是君的所有物,我则不在其中。若人们有看法有话说,认为我的作法是对的,那时我再回来。”

商汤回答:“这是君主的人才,君主的百姓。您将他们委托给谁?”

但是,商汤无法阻止夏桀离开。最后,商汤说:“愿意跟随您的,就跟随您吧。”夏桀和他的五百追随者迁徙到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定居。不久病死在此地。

三让天子之位于三千诸侯

后来三千诸侯会于亳(今洛阳之境),推举商汤登王位。汤取了天子的印玺,放在天子座位的左边,然后再次鞠躬,回到诸侯的位子。

商汤对在场三千诸侯们说:“这是天子的位子,有道德的人可以坐在这里,天下不属于一个家族,天下是属于有道之士的。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治理,才能长期坐在这个位子上。”

诸侯们推举商汤登王位,汤三次辞让天子之位,然而在场的诸侯没人敢坐上天子的位子。之后商汤才登上了天子之位。

商朝的开国天子商汤崇尚道德,网开三面民胞物与,这样的至德给后人留下了为政能长能久的典范。

资料来源:《史记‧卷三‧殷本纪》《逸周书‧殷祝解》

─点阅【皇帝小故事】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一年中只有两个日子得天地之和气,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从春分开始,阳气蒸蒸日暖,正是化育万物、给予新生的最好时机。所以春分养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 本章“最孔门言礼之精义”。中国古代,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不同的人采用的礼节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强调差别,则易离心离德;而且,礼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维持秩序──一种和谐、太平的状态。儒家的礼治观,是让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处。换句话说,“别”是礼的手段,目的还在于“和”。有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含义丰富,直指核心。
  • 从儒家文化到道家信仰,再到宇宙、物质和意识的起点,这个追寻创世本源的寻根过程,才是慎终追远习俗背后之最为深刻的文化底蕴。也是神传文化为炎黄子孙留下的一条回天之路。
  • 地球的“成长史”竟然是这样的?!科学家终于承认,史前大洪水真实存在,难道《圣经》中记载的是真的?
  • 焚香静心,佛图澄和尚竟然还可以用香来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飘香?
  • 孝悌是孔门教人的起点。《孝经》讲,“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简单的说,最基本的孝,是赡养父母,“朝夕色养”,做子女的要爱护自己、修养品格,否则“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进一步,有条件、有机会的,子女做一番事业,为国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圣成贤,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丝桃的这个花语浮现眼前的是这样的画面:一边毫无保留绽放烟花般的绚丽光华,一边发出防御的警讯威慑──非诚勿扰!邪祟勿近!别看我如此纤柔娇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将承受我报复的后果。
  • 为什么“夫子温、良、恭、俭、让”就能得之?这里援引一段张居正教小皇帝的话,有这五者德容之盛,感动于人,所以各国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来访问于夫子,故夫子因而闻之耳。”也就是说,孔子之闻政,是因为其德行的感召力。
  • 与其它文明相比,中华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对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鲜明的体现——曾子说:“敬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祭历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会归于淳厚了。”在亲情中,人心有了依归,人生有了温暖,社会道德由此奠基,社会秩序由此扩展(古代中国是家国同构),所以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 天灯, 放天灯, 天灯节, 台湾, 平溪
    黄历正月十五夜称“元宵”,又称“上元”“元夕”“灯节”。这一天里,人们闹元宵,吃元宵、猜灯谜、结伴赏花灯,古代词人也把赏灯会情景写进诗词。写元宵灯会的词,不计其数,而南宋辛弃疾的一阕《青玉案‧元夕》,则千古长在人心。词中有元宵的胜景,词中对灯节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