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基因

紀人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美國科學雜誌宣佈的2000年十大科學成就中,人類基因圖初步排列順序,為破解基因與生命的關聯邁出第一步而名列榜首。一時間基因成了熱門話題。也由於這一成果的公佈,人類探索自身奧秘與起源,追求長壽、征服疾病的願望似乎都變成了可觸及的現實。由此帶出的倫理道德人權和立法的討論時常見諸報端、網上,本來就是一個仁智互見的課題,短期內似乎也不會有什麼結果。

倒是最近的兩則新聞提醒了我們有關基因問題的嚴重性。一則是澳洲基因工程研究人員在研究老鼠的不孕疫苗過程中,「無意中」、「非常偶然地」製造出一種威力駭人的「末日病毒」來,如果有人依此也把人類的天花病毒加以改造,後果不可想像。另一則消息說基因改造玉米導致蝴蝶死亡,兒童飲用基因改造大豆豆漿產生了過敏反應,專家呼籲預防基因改造的負面影響。

記得有人把基因比作是生命體的驅動程序,這一程序的原創作者當然是大自然,也有人說是神,隨你怎麼說吧。在每一種生命物種的漫長的繁衍生息過程中,同物種之間的生命體不斷地結合,每當生出新的生命體,這新生命體的驅動程序基因就會進行一次合理地改寫,就像嬰兒繼承了父親和母親的特徵一樣,這種結果的多樣性是大自然所創造的,也是合理的。上面所舉的基因改造試驗和基因改造食品的問題在於,人類不合自然之理地強行改寫生命體的基因,或是把不同物種的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互相組合改寫,以滿足人類對生產生活的需求。表面上看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舉動沒有錯,可稍懂編程的朋友知道,在未搞清楚原始程序的各種功能設計之前,那怕改動一句話,所引來的嚴重後果那是要負責任的。實際上這種基因改寫比砍樹、公害污染或濫捕等舉動對自然界造成的危害還要深刻,而且直接。由此而引起的自然對人類的懲罰也將是成比例的大。我們不能只記得人類是地球的主人,我們更應該要記得人類是地球大家庭的一個成員。

今天出門買的一瓶醬油的標牌上,原材料一欄裡特意清楚地標明,「使用非基因改造大豆」,可見在意這事情的不是我一個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病態肥胖已經醫學證實與基因有關,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潘文涵團隊經過約6年研究,進一步發現3個基因位點與漢人病態肥胖有關,論文已發布在8月「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上。
  • 健保數據指出,平均每名血友病患1年大約需花費新台幣247萬元醫療費用,遺傳醫療學者專家今天建議全額補助基因檢測,並推動遺傳諮詢,讓未來健保「省很大」。
  • 2006年美國發生蜜蜂大量消失的不正常現象,少了蜜蜂傳遞花粉,包括蘋果、酪梨、杏仁等農產品的產量均受到嚴重打擊,類似的現象也出現在歐洲、台灣。據《時代雜誌》(Time)估計,蜂群消失以來,光是美國地區的農損就高達150億美元。美國農業部門每年投入大筆經費研究蜜峰消失的原因,目前科學界最新的研究顯示,這個被稱為「蜂群衰竭失調」(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簡稱CCD)的現象可能是由於蜂群製造蛋白質的「工廠」--核醣體遭到病毒集體入侵。
  • 根據台灣媒體中廣新聞網報導,日本研究團隊目前發現一種可以讓水稻抗洪的基因,可望解決低窪地區經常性淹水,影響水稲收成的問題。
  • 心理醫生說,一個人的美貌,25%與先天基因有關,75%則是和他(她)的行為有關聯性。
  • (中央社華盛頓27日法新電)根據今天刊出的一項研究顯示,純種狗在皮毛上的差異,取決於3種基因及此3種基因組合。該項發現有助於人類生化及疾病研究。
  •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8日電)台灣、美國、中國專家今天分別警告,若H1N1新流感和H5N1禽流感的病毒基因重組,將造就傳染力及抗藥性的災難性病毒;如果新流感和抗藥性季節流感病毒混交,則將使克流感失效。
  • 達爾文的進化論無論從宏觀上分析還是從微觀上基因水平分析,都是錯誤的假說,早就應該退出歷史舞台了
  • 日本「讀賣新聞」今天報導,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員森口尚史等人所組成的研究小組,使用基因與化學物質進行老鼠實驗,成功找到讓9成肝癌細胞恢復正常的方法。
  • 根據今天出爐的研究報告,科學家發現,老鼠體內一個特定基因被封鎖之後,即使攝取高熱量飲食,體重也不會過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