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識小錄》中關於小人的記載

莫求
font print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

明代徐樹丕所著的《識小錄》記載:在明朝崇禎己卯、庚辰年間,也就是崇禎十二、十三年(即西元1639、1640年)間,曾有一位商人以出海通商為謀生之法。

一次他在乘船出海時,發現有一小舟在海面漂浮,不一會兒漂至一島。他的船也跟著過去了。他竟然發現:在那島上有成千上萬身高大約只有一尺左右的小人明代的度量衡和今天的不一樣,有裁衣尺、木工尺等幾種尺,其一尺長度大約在23厘米到32厘米之間,這樣看來這些小人的身高不足今天的一尺。

這些小人用編茅草的辦法建造房屋,他們的房屋高的也就是三、四尺高,他們說話時的發音啾啾如小鳥一般難以辨識。這些小人見漂來了一隻小舟時,非常驚喜,左看右看覺的沒有危險,便有幾個小人開始戰戰兢兢的登上了小舟。

可不料過了一會兒,小舟又隨著風勢漂走了,共有六個小人留在小舟上,回不去了。這六個小人於是便被那商人所捉。也許是遠離家鄉吧,幾日間就有四個小人相繼死去,只有一男一女倆個小人活了下來。那位商人便把他們裝進了一個籠子裡,他們見被關進了籠中,一開始哭哭啼啼的,後來就不再哭鬧了。商人把他們攜帶到了淮安的市集中,來圍觀的人很多,當時在淮安經商的郭生就親眼目睹了這些小人。

其實這種身高不足一尺的小人的確存在,古籍中關於這方面的記載很多,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也僅是其中的一例。生命的奧妙實在是超出了現在科學所知道的那一點啊!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近日,少林寺住持釋永信所訂製的豪華袈裟藍本曝光,為世界上現存的明代雲錦袈裟,價值千萬。儘管釋永信為自己辯護袈裟是別人送的,民眾還是表示極度不滿,譴責其言行已完全違反出家人所為,佛門淨地已被糟蹋。
  • 〔自由時報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年方二十的沈芯菱架設的「草根台灣臉譜」網站,貼滿她四處拍攝的底層人物面容,喚起大眾對小人物的認識與認同。一名清潔工的孩子寫信謝謝她,「以前不敢讓同學知道媽媽是清潔工,因為『台灣臉譜』,現在以媽媽為傲。」
  • 岳父為人耿直、誠實,說真話、辦實事。這樣的善良忠誠之士,在中國,不但得不到重用,反而屢屢為奸佞小人所害。
  • 十四歲以下國人辦理護照不必附身份證,而且申請美國簽證也不用面談,這雙重的便利竟然被人蛇集團所趁,成為中國年輕女子混進美國的捷徑。
  • 為了加強居民對居住社區的認識和參與感,台北縣政府宣佈在6月27號,7月11號和18號三天,將在三重市立圖書館舉行一系列社區影像紀錄片播映活動,以「勇氣與夢想」、「在地的故事」、「天下父母心」三個主題,播出八個社區人物的心情故事,希望讓民眾從中獲得啟示,也更了解自己在社區中扮演的角色。
  • 《論語》外篇—孔子集語—博物中有段話:
  • 「大」字像是一個揮舞雙臂,叉開雙腳,力能拔山舉鼎,頂天立地的大丈夫。那堅強有力的雙手儼然能提起整個世界;那粗壯堅實的雙腿像是可以頂載一片雲天。這就是「大」的形象,可想而知,這樣的大人,能給人信任,能受人尊敬;這樣的大人,充滿著正直,肩負著道義;這樣的大人,心胸坦蕩,浩氣凜然;這樣的大人,高風亮節,光明正大。這樣的大人,不是天上才有的,平凡的人都能做到;這樣的大人,本應到處都是,因為只要好品格加有氣節。
  • 葛優與所有人熱情握手,對每一個工作人員深深地鞠躬:「拜託您了!」平和得讓人驚訝。真實的葛優和我們想像的有很大不同,離開了他的角色,葛優可能對一個提問沉默三分鐘。今年8月,我們又將在銀幕上看見葛優了,這次,他在《氣喘吁吁》中演一個叫李強的大款,一個活得氣喘吁吁的城市打拼者,一個倒霉蛋,一個從這個時代撈起來的小人物典型。
  • 《天中記》是明代著名的類書,類書是一種工具書,由編者採輯資料,分類編排,以便查尋資料和引證文獻,類似於今天的百科全書。《天中記》內容豐富,旁徵博引,其中一段關於人魚的記載,很有參考價值。
  • 達賴喇嘛壽誕祈福法會今天在中正紀念堂西藏宗教文化特展的展廳舉行,展品中栩栩如生「西藏小人國」數十件人偶引人注目,展現西藏人為保存文化所發展出的特殊傳統手工藝之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