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老和尚圓寂3年后火化 顯現486顆五色舍利子

font print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28日訊】鎮江昭隆禪寺老和尚乘義圓寂三年后出缸火化,顯現486顆舍利子。近日﹐這一奇觀由該寺方丈觀云法師首次向外界披露。

  揚子晚報2月27日報道﹐近日,揚子晚報記者在觀云法師邀請下,來到該寺藏經樓上觀看了供奉乘義老和尚的舍利子。只見486顆舍利子一一擺放在几只青瓷盤子里,有黑色、紅色、栗色、灰色和白色等,大如成人拇指,小的小于米粒。其中最大的一粒直徑約10毫米,呈紫紅色,亮光照到時金光燦燦,放在陽光下,便會放射出五色光彩,令人稱奇。

  据了解,乘義老和尚是鹽城建湖人,9歲時在鹽城羅漢院出家,一生用功修持,是觀云法師的恩師。1999年9月1日,86歲的乘義在昭隆寺圓寂后,被安放在密封的荷花缸里供奉,于去年9月出缸火化。(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這個剛剛告別春天的時刻,王觀又要目送友人離去,不知何日才能重逢;而他自己,不也是漂泊在外,歸期不定? 三分惜春意,三分別離苦,三分羈旅愁,再添上一分文人詩興,一首十分佳作《卜算子》從他口中吟唱出來……
  • 他反而勸慰大家,舉杯遙祝夕陽,請它停駐片刻,再為錦繡繁花留下片刻的明媚霞光吧! 正是「一曲新詞酒一杯」,宋祁作為填詞大家,怎能不留下一首宴飲酬唱之作?於是便有了《玉樓春‧春景》一詞……
  • 最妙的,是他才情中神仙般的風度。世人稱讚他為人「天資曠遠,有神仙風致」,他的詞「仙風清爽」,「多塵外之想」。這些美譽,都不及朱敦儒在《鷓鴣天‧西都作》的自我定位……
  • 北宋後期的詞人賀鑄,正是一位任俠尚義之士。他曾用慷慨激烈的語氣,寫下一首《六州歌頭》,回顧他早年與俠為伍的歲月,寄託現實的身世之慨……
  •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books and herbs on the table.English Transl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us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has the function of rehabilitation.
    歷代良醫不僅能治人久病不癒的頑疾,而且也多有在須臾間起死回生的醫術。掌握這種醫療神術的醫生,首先都必須有救人濟世的慈悲心和高尚的醫德。看清代名醫熊慶笏和劉道景起死回生的醫德、神術。
  • 上任之前,同僚為他設宴送別。面對著春光將逝的景致,想起自己努力實現卻遙遙無期的北伐戰爭,辛棄疾越發感到風雨的無情和理想破滅的苦悶。在宴席上,他把酒也難歡言,飽蘸著血淚,寫下一首文辭豪壯而情感深沉的慢詞《摸魚兒》……
  • 白米飯是很好的養胃食物,可作為主食適當的吃。(Shutterstock)
    現代人說,幽默一種溝通表達的藝術,而對蘇軾而言,應該也是心態樂觀的一種生活態度吧!
  • 他獨自站在橋頭,任涼風吹拂著衣袖。直到新月初上,馮延巳仍然捨不得離去。他究竟為何而惆悵,為誰而佇立?這個或許他自己都無法回答的問題,激發了創作的才思。這股朦朧而濃郁的情緒,在他筆下變成一首韻味悠長的小詞《鵲踏枝》……
  • 在南宋的一個秋天,落魄的文人吳文英,在江南和友人道別。那時候秋雨才過,秋風颼颼,碧綠的蕉葉發出淒涼的聲響;佳人相送,垂柳依依,將行的孤舟彷彿被離情羈絆不肯遠去。吳文英傷感地想到,過往如夢境悠悠,又似流水落花不可挽回。 忽然,一道靈光閃現,他為自己的種種愁緒,想到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於是就有了這首《唐多令·惜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