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6日晚,全科醫生Shareen Rahman與先生Naseem Rahman一起觀賞了神韻新紀元藝術團在牛津新劇院(New Theatre)的第四場演出。(蕭伊君/大紀元)

全科醫生夫婦觀神韻 體悟傳統價值觀和良善

2024年01月07日 | 11:04 AM

【大紀元2024年01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蕭伊君英國牛津報導)全科醫生Shareen Rahman觀賞神韻演出後表示,演出中所展示的中華傳統文化深深地打動了她的心,讓她體會到「期盼、良善、同情和輕盈」。她的先生Naseem Rahman則表示,演出令他看到中國人吃苦忍耐的品格。

2024年1月6日晚,Rahman陪同也是全科醫生的先生Naseem Rahman一起觀賞了神韻新紀元藝術團在牛津新劇院(New Theatre)的第四場演出。

Rahman表示,她是在社交媒體上聽說了神韻演出的消息,然後又看到了神韻演出的廣告,當時她就覺得,演出很美,因此就提議來觀賞演出。

她表示,演出的色彩、故事情節,以及神韻藝術家給她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演出時,他們的臉上都帶著微笑。我實在是喜愛這場演出,還有音樂。」

「演出有著豐富的色彩,美極了。」Naseem贊同道。

他表示神韻藝術家極高的技藝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整場演出出類拔萃,要達到這種水平是需要很多訓練的,演出展示了藝術家為了演出背後付出的艱辛努力,也顯示了中國人的品格,他們非常吃苦忍耐,這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而演出中的舞蹈演員和藝術家,真是出類拔萃,男高音非常優秀。」Rahman說。

Rahman補充說,演出中的一些主題非常感人,「例如關於(中共)活摘器官,我認為這是一個讓人很感傷的主題, 我非常高興演出以一種巧妙的方法提出了這個問題,這讓人覺得,雖然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是也有很多不好的事情,作為一個民族,作為一個國家,我們需要將這些事情向好的方向改變。」她說。

這是他們第一次聽說在中國發生的中共活摘信仰者器官的真相,「我希望這些事情能夠改變,正如演出中所展示的一樣,如果這些事情能夠改變,就太好了。」Rahman說。

神韻藝術團將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為使命,對此,Rahman表示,她覺得演出中所展示的很多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觀非常親切,「在觀賞演出、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我數次落淚。演出喚起了我的一些兒時記憶,很多關於傳統文化和禮儀教誨的記憶,我相信那些傳統價值觀,我一直都對孩子講:要堅守古老的價值觀,因為這些價值觀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歷經了很多很多年考驗的。」

「演出展示了當代(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衝突,而且很好地表現了這場衝突,我們喜愛我們的傳統。」Rahman說,「然而因為世界全球化,社交媒體導致這個世界已經與過去的不再相同,因此要承傳某種文化的傳統並不容易。」

她認為,「確實需要(通過)文化傳播來(讓人)理解這種傳統價值觀,並意識到自己需要這些傳統的價值觀。」

Rahman接著表示,現今的很多孩子非常難以讓他們注意力集中,他們不願意聆聽長輩說話;她因此認為,我們的社會需要神韻這樣的演出。

對此,Naseem很有同感, 「我們這一代擔心,那就是正在失去這所有的情感,失去良善,失去接人待物的彬彬有禮,我們變得更物質化,更個人化, 不再是一個社會,人與人之間也缺乏交流,這是我們一大恐懼,一個真正的恐懼,這也是我們擔心的原因。」

「良善太重要了,如果每個人,哪怕地球上有一半人變善,這個世界都會變成一個非常好的地方。」Rahman贊同道。

最後Rahman激動的表示,她會向朋友們推薦神韻演出,「因為我們平常的工作非常繁忙。我們需要擠時間來觀賞這場演出,我們也是開了5個小時的車來這裡觀賞演出,但是這是值得的。 」

Naseem贊同地說,「演出引發反思,我認為這場演出會為很多人帶去美好的體驗,我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能有和我們一樣的體驗。」。

他說:「神韻也是一位治癒心理疾病的良醫,我們都陶醉於這場演出之中。」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