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都過外國年?老外也想過中國年!

文/愛麗Ally
中國人在過年的時候會吃各種有象徵寓意的食物,像是餃子、魚、年糕、發糕、湯圓等等。(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91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中國人過兩個年,西方新年(現在叫元旦)和中國新年(古時叫元旦),那中國人和外國人過節的習俗區別在哪裡?

公曆新年與黃曆新年

Ben:大家好,我是《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及《Learn Chinese now》的主持人郝毅博。
Ally:歡迎郝毅博。
Ben:Hey Ally,中國人是不是每年都要過兩個新年?
Ally:對呀,一個是公曆的新年,一個是中國新年。Ben,你知道這兩個新年的區別嗎?
Ben:太多了。首先,它們不在同一天,因為我們使用不同的曆法。
Ally:那西方的日曆叫什麼呢?
Ben:Gregorian calendar,格里曆,它是以耶穌基督誕生之年為紀年的開始。
Ally:耶穌就是2024年前誕生的嗎?
Ben:這是耶穌誕生多年之後才算出來的,但是後來人們發現算錯了4到6年,所以耶穌大概是2028到2030年前誕生的。
Ally:其實中國的黃曆也和一個傳奇人物有關。
Ben:是誰?秦始皇嗎?
Ally:Close,但不是秦始皇,是另外一位皇帝,軒轅黃帝。傳說中黃曆是由軒轅黃帝制定的,按照黃帝紀年算的話,明年將會是4722年。
Ben:怪不得中國人說有上下五千年歷史了。
Ally:Ben,你知道黃曆和公曆還有什麼不同嗎?
Ben:格里曆是陽曆,也就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來制定的曆法。
Ally:那黃曆呢?
Ben:中國新年的英文是Chinese New Year,也叫Lunar New Year。Lunar是月亮的意思,所以中國的黃曆是根據月亮制定的嗎?
Ally:不完全是。很多人都以為中國的黃曆叫陰曆,是單純按照月亮的陰晴圓缺來安排的曆法。其實中國人使用的是陰陽合曆,也就是兼顧了太陽和月亮的運動周期來制定的曆法。簡單來說,就是一年的時間長短遵循陽曆的規則,所以符合一年四季的變化,同時每個月份的日期遵循陰曆的規則,所以符合月亮的盈虧。
Ben:哇!很聰明,你可以看到中國的陰陽學說在裡面,best of both worlds!
Ally:沒錯。中國傳統的黃曆不僅比純陽曆或者純陰曆更科學,而且它能夠直接對應天象的變化。所以中國傳統的曆法不僅體現出中國古人的智慧,而且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追求「陰陽平衡」「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內涵。
Ben:那我也要過中國新年!
Ally:好啊,一會兒咱們來聊聊東西方的新年慶祝方式有什麼不同。

東西方新年慶祝方式的不同

Ally:Ben,你知道中國人在過年的時候會吃各種有象徵寓意的食物,像是餃子、魚、年糕、發糕、湯圓等等,那西方人在跨年的時候會吃什麼特殊的菜餚嗎?
Ben:其實我們不會特別吃什麼,就是很豐盛的大餐,但是我們會喝酒,喝酒慶祝新年到來。
Ally:喝酒?是香檳嗎?
Ben:對。但最近幾年我喝葡萄汁而已,但是大部分的人一邊喝酒,一邊看fireworks煙花。中國人也看煙花嗎?
Ally:我們不光看,最重要的是要自己放,叫放鞭炮。不是那種大型的煙火秀,是一串一串的爆竹,噼哩啪啦的響個沒完。不僅很熱鬧,也是象徵著驅趕走年獸和過去一年的穢氣。西方人在跨年有什麼習俗嗎?
Ben:我們到了半夜還會一起倒數,10、9、8、7、6、5、4、3、2、1,然後大喊「Happy New Year!」新年快樂!所以我們不會很早地睡覺。中國人過新年也會倒數嗎?
Ally:我們不會倒數,但是我們有守歲的習俗,就是全家人圍在一起燈火通明的等到大年初一的早上,不過我家一般都是等到過了12點就去睡覺了
Ben:那你們怎麼不在12點一起倒數呢?五、四、三、二、一,過年好!
Ally:那太奇怪了,我從來沒有聽過有人會在過中國新年的時候倒數。
Ben:為什麼呢?
Ally:因為對中國人來說,過年不是只有一天,從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一就完了,人們一般是從臘八節就開始準備過年了,也就是黃曆的十二月初八,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吃過元宵才算結束。
Ben:哇,中國人過年竟然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們才一天!
Ally:羨慕吧?

新年願望與新年新計劃

Ben:Ally,你聽說過new year’s resolution嗎?
Ally:這是西方人新年一定要做的事情嗎?
Ben:是的。我們每年都會制定一個new year’s resolution,希望新年形成一個好習慣,或者擺脫一個壞習慣。
Ally:那你新年的計劃是什麼呢?
Ben:我會賺很多錢。
Ally:Okay, great, 沒有別的嗎?
Ben:我沒有什麼壞習慣可戒,所以這就是我2024年的new year’s resolution。
Ally:Ben,resolution這個詞的意思是什麼?
Ben:It means a firm decision to do or not to do something.
Ally:啊,那有人把它翻譯成新年願望,我覺得就不太準確,因為願望只是單純的一個想法,但是西方人的new year’s resolution一般包含了很大的決心和一個明確的目標,更像是新年新計劃。
Ben:那中國人也有類似的習俗嗎?
Ally:其實中國人過年的每個習俗裡都包含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福,但是對中國人來說,我們更重視家庭和人際關係。所以比起對自己個人未來的期望,大家會花更多的心思在拜年上。
Ben:我知道拜年,是這樣子(抱拳)說過年好。
Ally:沒錯,但是我們還會加上很多吉祥話,比如跟長輩拜年會祝願他們健康、長壽,跟同輩拜年祝願他們升官、發財,見到晚輩會給他們紅包,祝他們學業進步、平安長大。
Ben:那過公曆的新年我們也可以給朋友們送祝福嗎?
Ally:當然可以啦!祝大家在新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心曠神怡。

─點閱【愛麗話五千】系列─

乾淨世界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7ckQslcxWceIfl1oh0c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一年中只有兩個日子得天地之和氣,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從春分開始,陽氣蒸蒸日暖,正是化育萬物、給予新生的最好時機。所以春分養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 從儒家文化到道家信仰,再到宇宙、物質和意識的起點,這個追尋創世本源的尋根過程,才是慎終追遠習俗背後之最為深刻的文化底蘊。也是神傳文化為炎黃子孫留下的一條回天之路。
  • 地球的「成長史」竟然是這樣的?!科學家終於承認,史前大洪水真實存在,難道《聖經》中記載的是真的?
  • 焚香靜心,佛圖澄和尚竟然還可以用香來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飄香?
  • 孝悌是孔門教人的起點。《孝經》講,「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簡單的說,最基本的孝,是贍養父母,「朝夕色養」,做子女的要愛護自己、修養品格,否則「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進一步,有條件、有機會的,子女做一番事業,為國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 金絲桃的這個花語浮現眼前的是這樣的畫面:一邊毫無保留綻放煙花般的絢麗光華,一邊發出防禦的警訊威懾──非誠勿擾!邪祟勿近!別看我如此纖柔嬌美,但我是味微苦、有小毒的,要是欺人太甚,將承受我報復的後果。
  • 為什麼「夫子溫、良、恭、儉、讓」就能得之?這裡援引一段張居正教小皇帝的話,有這五者德容之盛,感動於人,所以各國的君,自然敬之而不忽,信之而不疑。都把他國中的政事,可因可革的,來訪問於夫子,故夫子因而聞之耳。」也就是說,孔子之聞政,是因為其德行的感召力。
  • 與其它文明相比,中華文明的一大特色,是對家、祖先、孝道的高度推崇。本章就是鮮明的體現——曾子說:「敬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追祭歷代的祖先,老百姓的德行就會歸於淳厚了。」在親情中,人心有了依歸,人生有了溫暖,社會道德由此奠基,社會秩序由此擴展(古代中國是家國同構),所以說「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 天燈, 放天燈, 天燈節, 台灣, 平溪
    黃曆正月十五夜稱「元宵」,又稱「上元」「元夕」「燈節」。這一天裡,人們鬧元宵,吃元宵、猜燈謎、結伴賞花燈,古代詞人也把賞燈會情景寫進詩詞。寫元宵燈會的詞,不計其數,而南宋辛棄疾的一闋《青玉案‧元夕》,則千古長在人心。詞中有元宵的勝景,詞中對燈節寄情,更有人生的深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