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鞭影》四支(21)韓子孤憤 梁鴻五噫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韓非寫下《孤憤》篇章;梁鴻也有《五噫歌》,內容都隱含有為君之道的內涵。圖為中國傳統竹簡。(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54
【字號】    
   標籤: tags: , ,

【原文】

hán zǐ gū fèn ,liáng hóng wǔ yī 。
韓子孤憤,梁鴻五噫。

ㄏㄢˊ ㄗˇ ㄍㄨ ㄈㄣˋ,ㄌㄧㄤˊ ㄏㄨㄥˊ ㄨˇ ㄧ 。
韓子孤憤,梁鴻五噫。

【注釋】

(1)韓子:即韓非,戰國時韓國人。為戰國末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著有《韓非子》。
(2)孤憤:篇章名。韓非所寫。其內容為,告誡君王不可不防臣下,以避免「主上卑而大臣重」、「主失勢而臣得國」的結局。
(3)梁鴻:字伯鸞,東漢扶風平陵人。家貧勤學,早年曾入太學讀書。後與妻子孟光隱居霸陵山中,後又遷居吳地,以舂米為生。其詩作今僅存《五噫歌》、《適吳詩》、《思友詩》三首。
(4)五噫:梁鴻到京都洛陽,見宮殿富麗堂皇,耗費民脂民膏,有感而發的詩歌,內容僅有五句,因每句都有「噫」字,故名《五噫歌》。

【語譯】

戰國時的韓非寫下《孤憤》的篇章,告誡君王為君之道;東漢梁鴻的《五噫歌》,諷刺帝王生活奢靡,勞民傷財。

【人物故事】

韓非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韓非,是戰國時代韓國的公子,善於著書立說,但有口吃的毛病,與李斯同受業於儒學大師荀子門下,李斯自覺才學不如韓非。

韓非見韓國國勢衰弱,數度上書陳述富國強兵的方法,但都不被韓王採納。他悲憤廉明正直的人卻不容於奸邪之臣,鑒於過去歷史得失的變化,寫成《說難》、《孤憤》、《五蠹》、《顯學》、《難言》等十餘萬言。他的作品傳到秦國,秦王嬴政讀了他的《孤憤》、《五蠹》之書後,感歎地說:「如果我能和這個人交遊,就算死了也沒有遺憾了!」丞相李斯說:「此是韓非所寫的書。」秦王為了得到韓非,發兵攻打韓國。韓國被逼急了,只得派韓非出使秦國。

秦王接見韓非,與之對談,秦王十分高興,但未曾聽信而納用。李斯聯合姚賈在秦王面前毀謗韓非說:「韓非是韓國貴族,如今大王想吞併諸侯,他最後一定會幫助韓國而不會幫助秦國的,這是人之常情!今日大王不任用他,等他在秦國留的時間長了,再放他回去,這是自留禍患啊,不如給他加個罪名,依法處死他。」秦王也認為是這樣,命人將韓非下獄治罪。李斯派人送毒藥給韓非,要他自殺,韓非想陳述己意,但見不到秦王,終死於秦國。當秦王後悔關押韓非,派人到牢獄去赦免他時,韓非已死了。

梁鴻

《後漢書‧梁鴻傳》記載:梁鴻,幼年喪父,家境貧困但崇尚氣節。年輕時曾入太學就讀,博覽群書。完成太學學業後,就留在上林苑放養豬隻維生。有一天,因梁鴻不慎引發火災,火勢蔓延至周圍的房舍,梁鴻就去探問受火波及的各家所遭受的損失,並將豬隻全數拿出來賠償受害者。有一戶人家,嫌賠償太少,梁鴻說:「我沒有其它財物,願意到你家作僕役來抵債。」那家主人答應了。梁鴻工作勤勉,日夜不懈。鄰家的一些老人看出梁鴻非等閒之輩,就一起去責怪那家主人不識高士,不該如此對待梁鴻。那主人從驚訝轉為敬佩,欲將豬隻全數退還,但梁鴻不肯接受,辭謝後離開,回故鄉去了。

五代衛賢《高士圖》局部。描繪漢代隱士梁鴻與妻孟光「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故事。(公有領域)

回故鄉後,由於梁鴻的節操高尚,許多有勢力的富貴人家景仰他,爭相要把女兒許配給他,但梁鴻都婉拒他們的好意,就是不娶。同縣有位孟氏女,長得又肥、又醜、又黑,而且力氣極大,能輕易舉起石臼。年紀已三十了,家人為她選擇婆家,她就是不嫁。父母問她為何不嫁?她說:「我要嫁給像梁伯鸞一樣賢德的人。」 梁鴻聽說後,就下聘娶她。孟氏女盛裝出嫁,但梁鴻見了她,一連七日不發一語。孟氏女來到梁鴻面前問明緣由,梁鴻說:「我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穿粗布衣,能和我一起隱居山林的人。而你現在卻穿華麗的絲織品,塗抹脂粉,這豈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孟氏女回答:「這些日子的穿著打扮,只是想觀察夫君的志向罷了!妾早已備妥隱居的服裝。」說完,立即挽起髮髻,洗去濃妝,換上粗布衣,工作起來。梁鴻見狀,十分高興,為她改名為孟光,字德曜。後來他們夫婦隱居在霸陵山中,過著男耕女織的和樂生活。

其後,梁鴻為探訪朋友,經過京都洛陽,登上北芒山,見宮殿建築華麗,帝王生活奢侈,而人民卻辛勤勞苦,於是感慨地寫了一首《五噫歌》:「陟彼北芒(邙)兮,噫!顧覽(瞻)帝京兮,噫!宮室(闕)崔巍兮,噫!人(民)之劬勞兮,噫!遼遼未央兮,噫!」(我登上那北芒山,唉!俯瞰那帝王的都城,唉!看到高聳輝煌的宮殿,唉!這是多少人民的辛勞血汗,唉!這樣的勞苦遙遠而沒有盡頭,唉!)這五聲嘆息諷刺統治者的奢華無度,引起漢章帝(肅宗)的不滿,下令搜捕梁鴻。梁鴻只好改名換姓,帶著妻子藏匿在齊魯(今山東省)之間。

不久,梁鴻與妻子孟光逃到吳地(今江蘇省蘇州一帶)。梁鴻棲身在世家大族皋伯通的廊下小屋,替人舂米為生。每當他工作完畢回家,孟光送飯食給丈夫時,總是將木盤高舉,與眉平齊,恭敬地請他進食。皋伯通察覺此一情形,十分驚訝,心想:「他只是個雇工,卻能使他的妻子如此敬重,一定不是普通人。」於是將梁鴻夫婦遷入他家的大屋,並供給他們衣食。梁鴻死後,皋伯通將他安葬在要離(春秋時吳國的勇士)的墓旁。

——轉自正見網

(點閱【龍文鞭影】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