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樂觀非本性,是選擇」 盧廣仲淺談體悟

人氣 83

【大紀元2022年0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馬維芬報導)盧廣仲時隔5年推出新專輯《勵志論》,專輯名稱也頗有自我激勵、自我突破的意味。日前他接受《Ciao潮旅》雜誌專訪,提及成名後帶來的壓力與得失心,靠著轉念來轉變心境,也談及自己的人生觀。

盧廣仲分享:「以往的絕對樂觀,不一定是我的本性,而是我的選擇。我跟大家一樣,每一天都有情緒起伏。命運既然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的態度,並意識到自己永遠都有另一個選擇。既然躲不過攻擊,就學會包紮。」

面對成名後經常帶來的壓力與得失心,世俗的標準也常常強調超越顛峰的價值觀,隨著年紀增長和大量閱讀,盧廣仲已能調適心態,他引用了蘇東坡爬山的故事,大意是:「為何一定要到山頂才能休息呢?在山腰休息一下,不行嗎?」

這一轉念,世界和心境都豁然開朗了。「我憧憬往內追求,大多數的旅行都是在尋找那個最心安的時刻,但有時候,在家裡就能獲得。」盧廣仲第一次體驗到這種心安的感覺,是小時候第一次跟爺爺奶奶到峇厘島度假。

盧廣仲
盧廣仲日前接受雜誌專訪,並登上3月號封面人物。(Ciao潮旅提供)

離開地平線那一刻,他驀然理解,這就是心安的感覺。之後的每一次旅行,他無非就是尋找一份沒有人認識的安心感。而他的安心感和心境有關,不見得要到很遠的地方,有時在家靜坐也能文思泉湧。

「生命很有彈性,因疫情待在家,如果能意識到生活是立體的,就不會卡在某種情緒中。」這是盧廣仲界定的旅行的意義,也反映了他先前提及的人生觀。

此外,他還有個特別的習慣:一個人旅行時,會聽同一張專輯或同一首歌,讓這趟旅行和歌曲充分結合。事隔多年再度聽到這一首歌時,當時的旅程便歷歷在目。他憑直覺挑歌,甚至到了目的地才根據當地的氛圍決定要聽抒情還是動感歌曲。

畢業於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的他,迄今未去過任何西語系國家或中南美洲,最想去祕魯或古巴。盧廣仲說,人生還很長,一切由上天安排,不論是抵達目的地、前往目的地的途中,或者在家準備出發,他都能好好欣賞沿途的風景。

責任編輯:劉宇涵

相關新聞
盧廣仲新歌冬至上線 年底行程滿檔
「不老騎士」環台追夢 盧廣仲熱血陪騎
盧廣仲公開專輯視覺照 出道13年首摘眼鏡
新歌呼應內心聲音 盧廣仲唱出勵志轉念新哲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