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讀唐詩】

哪些修仙得道的故事 讓黃鶴樓聲名鵲起?

作者:踏雪飛鴻
黃鶴樓古來仙蹤處處。(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151
【字號】    
   標籤: tags: , , ,

黃鶴樓是個仙蹟勝地,輝映著名的修道成仙的傳說。唐代詩人崔顥在《黃鶴樓》詩中直敘仙跡:「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古人修道成仙的故事,讓黃鶴樓的聲名鵲起。

黃鶴樓」之名的由來

唐代閻伯瑾的《黃鶴樓記》和陸游《入蜀記‧卷五》都記載了蜀漢的大將軍費禕在黃鶴樓登仙。傳說費禕登仙後常乘黃鶴返回人間,在黃鶴樓稍事逗留,「黃鶴樓」之名也因此而起。現在黃鶴樓東北側建有一座「費禕亭」映襯這個傳說故事。

費禕登仙後常乘黃鶴返回人間,在黃鶴樓逗留。此為《黃鶴樓圖》,元 夏永繪。(公有領域)

費禕(?—253,字文偉) 是三國時蜀漢名臣,初任蜀漢黃門侍郎。諸葛亮很賞識他。他在蔣琬之後執政,與諸葛亮、蔣琬、董允被蜀人並稱為「四英」。

子安乘黃鶴經過

還有一個傳說是《南齊書‧志第七‧州郡下》記載的,世人傳說修道成仙的子安曾經乘黃鶴經過東吳所建夏口城樓的上方。樓的西南角黃鵠磯上的戍守樓即黃鶴樓。

三國逐鹿時代,漢水(漢江)下游入長江的夏口(也叫魯口,漢水下游古稱夏水),控接湘川兩地,是個兵家必爭的水陸攻防要地,也是劍指東吳的關鍵要害。

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孫權於夏口對岸興建夏口城,屯兵鎮守。城西臨長江,城西南角有黃鵠磯,「上則遠眺山川,下則激浪崎嶇」(《荊州圖記》),於是他在黃鵠磯上建造瞭望戍守樓——黃鶴樓,占得險要的制高點。(黃鶴樓在今之武昌城西南)。

「但見石城多草木,足知江夏久興亡」。三國鼎立的歷史如過眼煙雲,黃鶴樓在歷代也經過多次重建的命運。現在的黃鶴樓所在位置已不在原來的地點了。

孝子荀鑲遇見黃鶴仙人

南朝任昉《述異記》有一則荀鑲遇到黃鶴仙人的故事。荀鑲(叔瑋)是個孝子,喜好文章和道術,自己一人潛居修行,不食人間煙火(辟穀)。

他曾經遊憩江夏,在黃鶴樓上休息。他從樓上眺望八方,望見西南方有一物,飄飄然從雲霄降下,倏忽之間一位駕鶴而來的仙人就到了他眼前。鶴在戶外斂羽止步,仙人一身羽衣虹裳,進到樓室內和荀鑲對談,說說笑笑,兩人談得很投契。然後仙人辭別,跨鶴騰空,倏忽在長空下又失去了蹤影。

呂洞賓在黃鶴樓得道昇仙

唐朝的呂洞賓可說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仙人,他是中國道教八仙之一,本名叫呂嵒(嵒或作岩、巖、嵓),字洞賓,道號純陽子。他被全真派奉為純陽祖師。

圖:呂洞賓漢鍾離二仙歡會。(台灣 故宮博物院提供)

在《呂祖志‧卷一》中,載有鍾離權在收他為徒之前,「十試呂洞賓」的十道考驗,試驗呂洞賓的心純淨到什麼程度,能否達到修道人的標準要求:

第一試,歸家時,看到家人全部病死了。
第二試,賣貨時,遇到買方反悔,只願拿出一半錢。
第三試,新年元旦遇到乞丐求索不已,又出惡言漫罵且抽刀相向。
第四試,牧羊時遇到老虎追逐逼進。
第五試,在山中草舍讀書,遇到容華絕世的妙齡女子,連續三日對他百般調戲,且夜逼同寢。
第六試,家中遭盜賊洗劫一空,當他自行下田耕種時,在鋤下發現金餅數十個。
第七試,從市場買回銅器,回家後都變成金的。
第八試,遇一瘋道士賣藥,自言自語服藥的人立刻死,但十天都不賣。呂洞賓悟道將藥買回家,道士又告訴他:你可以速速準備後事了。
第九試,獨自駕舟到河心時,突遇狂風掀舟。
第十試,獨坐室中時,來了奇形怪狀的無數鬼神,要打他、殺他的都有。又有來討償索命的。

呂洞賓一一通過了試驗,鍾離權收了他當徒弟,又要教他點金術助人。但當呂洞賓知道三千年後黃金會變回原質地,他不想讓後人損失,於是就不學。鍾離權更加欣慰他的道心慧根深厚。

傳說呂洞賓曾在黃鶴樓傳道、修行。道藏《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說呂洞賓「登黃鶴樓,以五月二十日午刻昇天而去」。

仙人賞錢

宋朝時黃鶴樓就號稱天下絕景,有仙蹤遺跡,在附近的漢陽水門外有傳說中的仙洞。陸游曾經和友人到此遊賞,他見到傳說中仙洞所在的嶙峋龜裂的石壁,矗地數尺高。傳說隱身仙洞中的仙人有時會啟開洞門出遊,曾經有老兵碰上出遊的仙人,當時得到仙人贈送的黃金數枚,後來那些黃金都化為石頭。

駕黃鶴升天

《報應錄》中也記載了一則仙人駕黃鶴升天的傳奇故事:
在黃鶴樓起建前,那附近有一間酒館,老闆姓辛。一天,一個身材魁梧但衣著破爛的客人進了酒館,他問:「可以給我一杯酒喝嗎?」語氣從容不迫。辛老闆見他氣度不凡,盛了一大杯酒送上。後續的半年裡,這位客人總是來要酒喝,但是都沒有付錢,然而辛老闆從沒有怠慢他。

有一天,這個客人對辛老闆說:「我欠了你很多酒債呀,但又沒錢可以還你。」說著拿出一塊橘子皮,在酒館牆上畫了起來,畫出了一隻黃鶴來。然後他邊打節拍邊唱歌,這時牆上畫的黃鶴竟然合著節拍翩翩起舞!酒店裡其他客人看見這奇妙的景象,紛紛聚過來觀賞,留下賞錢。

牆上這隻會跳舞的黃鶴給辛老闆賺進了大筆財富。十年後的一天,客人又飄然來到,依舊是衣衫襤褸的模樣。辛老闆連忙上前致謝道:「先生,請讓我供養您吧,您想要怎麼生活都可以。」客人笑答:「我哪是為這個來的呢?」他從懷中取出笛子吹奏起來,不一會兒,一朵朵白雲就從天上飄下來了。這時畫中的黃鶴飛到客人身邊,客人跨上鶴背,飛天而去。後來,辛老闆為了紀念這位客人築起了一座樓,就叫黃鶴樓。

這些傳說讓黃鶴樓博得成仙聖地的盛名。昔日,黃鶴來時,黃鵠磯上的城郭戍樓與得道仙人的風采並盛。人生天地之間,白駒過隙,浮雲散去,人事俱非。盛唐詩人崔顥已經留詩感嘆:「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為何修仙的事蹟在後代成了神仙傳說呢?是什麼讓今天的我們離修仙得道的境界越來越遠呢?若剝開觀念的束縛,這些傳說中的神仙故事,應當會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給人深刻又奧妙的感悟和啟發。@*#

─點閱【愛讀唐詩】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傳》中有同樣的記載,說秋天時,龍在絳地的郊外出現。史載中第一位「豢龍氏」是董父,是黃帝的後裔。在《九州要紀》中有提到:「董父喜歡龍,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龍,於是他成了豢龍氏祖先。」那麼豢龍氏職掌什麼工作呢?董父豢龍成功後,據傳他與龍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館,珍藏著一座神異的木質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從中間裂開,裡邊顯現的是觀音菩薩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一處巍峨雄偉的宮殿前,祖師說:「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會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會匯聚此地,你與我屏息遠離瞻仰,我會把他們在歷史上的名號告訴你,雖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歸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訴你,好讓你知道容易對照。」
  • 煉丹 中國畫
    劉商感嘆光陰實在太急促短暫,在世勞累辛苦,求得虛浮的榮耀和世間的官位,又有什麼好處呢?劉商心想,古代的賢人都棄官去尋求道術,大多都能超脫塵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兒女都已經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訴自己實在不應再被世俗所累了。
  • 明萬曆年間,江南有書生翩翩少年,品高學博,其妻以端莊秀麗聞名於家鄉,見者無不驚為「天人」。有位女尼曾說其妻為天上仙女下凡,成婚八年後,當返回天上。八年後果然離世,書生思念不已,就立志尋仙訪道。
  • 杜子春,隋文帝年間人,從小落魄,家境貧寒,然心氣高傲,欲利益天下貧寒之士,愛好嗜酒遊玩,未幾家財散盡,投親友故知每每被拒。剛入冬,衣寒腹空,在長安城遊街竄巷,彷徨不知自己何去何從,面帶饑寒之色,長吁短歎於東市西門,有一老者問他:「君子何故歎息?」 杜子春表白心志,歎世態炎涼,老者明其志,贈錢三百萬,不告姓名而去。
  • 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講述一位漁夫誤闖桃花源,眼見世外樂土,人們悠然自得。而在《逸史》裡也有這麼一段故事:兩名懷抱遁世隱居願望之士也誤入了世外之地……
  • 唐寅 高士圖
    李司倉回家後,買了牛隻,依約定來到山下的葛藤前,但卻怎麼也找不著之前上山的路徑了。李司倉知道這是因為自己塵緣未斷,於是就返回長安去了。
  • 東方朔擁有許多異能,言行滑稽,在世間留下許多神跡傳說。李白《玉壺吟》詩中說「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漢宮臣子把東方朔視為「狂」者。東方朔則自稱隱士避世於朝廷,「所謂避世於朝廷間者」。
  • 明 沈周《廬山高》
    於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見神人了,就恭敬謝恩並請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說:吾乃三國時徐庶是也。於英聽後,驚駭無比,正要跪下拜謝,老翁就消失不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