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戶投訴緬街公車道執法混亂 商家怨生意減1/3

人氣 73

【大紀元2021年04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霖昭美國紐約報導)紐約市法拉盛的緬街公車專用道規則從4月9日起正式開罰,此前2月8日起的60天為執行的警告期。法拉盛的一些商家和居民反映,警告期並未令他們理解執法規則,他們看到如今執法混亂,不合理現象頻發。

楊愛倫與小商家和住戶呼籲市府停止施行24小時7天的緬街公車專用道。
楊愛倫與小商家和住戶呼籲市府停止施行24小時7天的緬街公車專用道。(李霖昭/大紀元)
法拉盛商改區(BID)理事吳凱茜(中)希望政府不要一意孤行,應聆聽商家的心聲,法拉盛「是曼哈頓之外繳稅最高的小商業中心」。
法拉盛商改區(BID)理事吳凱茜(中)希望政府不要一意孤行,應聆聽商家的心聲,法拉盛「是曼哈頓之外繳稅最高的小商業中心」。(李霖昭/大紀元)
律師朱偉表示,要想幫助法拉盛,就要提高客流量、增加停車位,才能讓生意回暖,而不是進行交通管控。
律師朱偉表示,要想幫助法拉盛,就要提高客流量、增加停車位,才能讓生意回暖,而不是進行交通管控。(李霖昭/大紀元)
經營烘培店的羅先生表示,一月份以來他的營業額下跌近1/3。
經營烘培店的羅先生表示,一月份以來他的營業額下跌近1/3。 (李霖昭/大紀元)
附近住戶周允表示,現在路牌指示的混亂,讓他不知應怎樣回家。
附近住戶周允表示,現在路牌指示的混亂,讓他不知應怎樣回家。(李霖昭/大紀元)
12日,有交警在百利大廈門口攔下北上行駛的私家車。
12日,有交警在百利大廈門口攔下北上行駛的私家車。(李霖昭/大紀元)
楊愛倫指著巴克萊大道(Barclay Ave)路口這塊要求私家車右轉的指示牌,稱私家車不許直行開到百利大廈門口,損害了商家和居民的利益。
楊愛倫指著巴克萊大道(Barclay Ave)路口這塊要求私家車右轉的指示牌,稱私家車不許直行開到百利大廈門口,損害了商家和居民的利益。(李霖昭/大紀元)
市交通局的地圖應該是允許私家車從三福大道右轉途經百利大廈門口,而現實中交警在該路段對私家車開罰單。
市交通局的地圖應該是允許私家車從三福大道右轉途經百利大廈門口,而現實中交警在該路段對私家車開罰單。(市交通局地圖,大紀元合成)

12日(週一),法拉盛第20選區市議員參選人楊愛倫在凱辛娜大道(Kissena Blvd.)的百利大廈門口召開記者會,她和附近的小商家與住戶一道,呼籲市府取消施行24小時7天的公車專用道政策。

百利大廈門口不能經停不合理

楊愛倫表示,執罰是通過攝像頭進行,這會「讓人百口莫辯」。而私家車在這些路段有經停的需求,現在變成想接送小孩子、老人家和殘障人士都不能如願。

楊愛倫以百利大廈門口不許經停私家車為例,表示由於施行這個公車專用道,這裡的居民承受不公平、不方便的交通管制,一不小心還會被開罰單。「小商業是法拉盛的命脈,也是紐約市的命脈。他們經過疫情,好不容易挺到今天。」

她說百利大廈有200多戶住家,一樓有超市和店鋪,二樓有商業辦公室,包括醫生、律師、會計師、美容院,「如果車子不能進來這裡,直接就是打斷我們的腿。我要求市政府、這些曼哈頓的政客,不要來干涉我們法拉盛正常的生活。」

在百利大廈有辦公室的律師朱偉表示,法拉盛自從2020年3月份封城以後,小商家受到很大打擊,他們關閉了店鋪,沒有收入。要想幫助法拉盛,就要提高客流量、增加停車位,才能讓生意回暖,而不是進行交通管控。

他認為,讓老年人來法拉盛看醫生,也得由孩子陪同步行,也得乘坐公交車,也得推著他們的助步器過來,是不合理的。

執法混亂,交通局允許通行卻收到罰單?

在記者會期間,百利大廈門前通向緬街方向,仍陸陸續續有私家車通行。一位女交警在路邊,時不時把經過的私家車攔下。一位在路邊的市民將手機裡的照片展示給記者,說:「我剛剛拍到交警上去給司機開罰單了。」

楊愛倫帶記者沿著凱辛娜大道,來到百利大廈門口左邊的巴克萊大道(Barclay Ave)路口,指著路口上立著的一塊交通指示牌,上面寫著要求除了公交車和貨車以外的車,都得右轉,也就是從凱辛娜大道往北行車輛,不能開到百利大廈。

記者在紐約市交通局發布的緬街公車專用道說明地圖上,看到交通局地圖上允許私家車從從三福大道(Sanford Ave.)轉到凱辛娜大道,並且,巴克萊大道的路口並沒有要求轉彎離開的藍色箭頭。

也就是說,交通局的地圖應該是允許私家車從三福大道右轉途經百利大廈門口。而現實中,巴克萊大道路口卻有要求私家車右轉的路牌,繼續直行就可能被交警處罰。

交通局的要求,是從三福大道(Sanford Ave.)到北方大道(Northern Blvd.)之間全程0.6英里的緬街(Main St.)、凱辛娜大道(Kissena Blvd.)的北向車道路段,優先通行公交車和貨車。私家車不能直行,可從周邊道路進入,但進入後只能在一個街區接送或進出車庫;在接送完後,必須在下一個允許右轉彎的路口離開(除了41st Ave.路口也可左轉彎)。

私家車每次違規將罰款50元,一年內第五次違規的罰款,可高達250元。市警109分局曾提醒市民,若違規車輛被警員攔停,除需繳納罰款外,還會被扣除駕照點數。

附近住戶不知如何開車回家

住戶周允住在附近第41大道(41st Ave.)的帝寶大廈,他說現在路牌指示的混亂,讓他不知應怎樣回家,「我是這裡的居民,現在我兒子問我,這個路牌是什麼,到底能不能轉呢?」

在公車道新規運行後,他是從第41路(41st Rd)轉到第41大道(41st Ave.),這樣他只在緬街經過一個路口,但這段沿路卻有一個路口的指示牌寫著不能轉。「有一個路牌寫不能左轉。那我請問,我們住在帝寶大廈,我們就是要開車的,我們怎麼樣回家?」

他覺得大家只能無視那個不能轉彎的路牌,以既定路線開車,「大家開車在反抗它」。「 現在我們都搞不懂它那個路牌代表著什麼,它(這個規則)不存在就要拆掉,不然(那個路牌掛著),就等於叫我們無視法律嘛。」

烘培店老闆:生意跌幅近1/3

雲寶餅屋的老闆羅先生(John)在法拉盛有兩家店,一家在緬街與37大道交界口,另一家於去年11月在凱辛娜大道新開張。他說:「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法拉盛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以前車子能開進來,人們就會來店裡買咖啡、買糕點。」

今年1月以來,他緬街店面的生意損失了近1/3,另一家店由於新開張,還無法做對比。

法拉盛商改區(BID)理事吳凱茜說,法拉盛商改區共同主席莊振輝,是「同仁堂」藥房和「幸福堂」奶茶店的老闆。莊振輝曾表示,從1月份到現在,他的生意下跌了足足四成。

吳凱茜認為,法拉盛的繁榮除了依靠本地居民外,皇后區以外和長島居民也功不可沒。法拉盛就只有緬街一條大街,本來就只有兩條行車線,其中一條已經是巴士專用道。而「曼哈頓有第五大道、第六大道等等,而且每條大道均有五、六條行車線,不走這邊,可以走那邊」。

她希望政府不要這樣一意孤行,「不要謀殺法拉盛經濟」,法拉盛「是曼哈頓之外繳稅最高的小商業中心」。

呼籲只施行工作日的通勤高峰期公車道

楊愛倫說:「法拉盛的經濟就是靠週末,大家來看醫生、訪友、吃飯、開大小社團的聚會,甚至連華埠、布碌崙的人們都在法拉盛開大型的宴會,怎麼能把法拉盛的經濟砍殺掉?太殘酷了。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決定競選市議員。」

她說如果她當選第20選區市議員,將施行在通勤高峰時段的上午7點至10點,下午4點至7點,公車專用道可禁止其它車輛通行。但在其它時段及週末的全天,必須允許其它運輸方式進入緬街公車道,「讓社區得以生存」。◇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普通車什麼時候可以用公車道?
法拉盛公車道實施半月 華人超市:生意減半
緬街公車道對商家影響  法拉盛商改區發問卷調查
地產經紀羅銘康  參選第20選區市議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