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意詩心】芙蓉花 嬌紅照水拒霜開

作者:章華路

木芙蓉(王嘉益 / 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877
【字號】    
   標籤: tags: , ,

「芙蓉二妙,美在照水,德在拒霜」,相信這珍貴的拒霜之德正是她獨殿眾芳的根本。

眾芳在寒風中搖落殆盡的時候,卻有一種嬌豔欲滴的花簇集在那頗高(2米至5米)的灌木或小喬木的諸多枝頭嫣然盛開,她們便是錦葵科木槿屬的木芙蓉

木芙蓉原產於中國大陸,就是人們常說的芙蓉花,「芙蓉」本是她的原名。這很容易令人想起也被稱做「芙蓉」的荷花而不免有些困惑,但那只是原產於印度的荷花的一個別名。也許為了有所區別,後人在陸生的木本植物芙蓉的原名前又加上一個「木」字,即木芙蓉,將水生的草本植物荷花稱為水(或草)芙蓉。而芙蓉花又有別名為「木蓮」,荷花,則被相應地稱作「水蓮」。

荷花如芙蓉,芙蓉如蓮,她們相互為名已非常久遠。看來古人早有發現,這兩種科屬、故鄉、花期乃至生長環境都絕不相同的花,卻有著共同的美。

芙蓉花較大,花徑10厘米以上,多為重瓣,形態略似牡丹而花瓣多紋。她別有一種獨特的美,便是「曉妝如玉暮如霞」 ,一天之內花色多樣變化,清晨白色,然後嫣然巧笑般漸漸泛紅,有如胭脂暈染一般,至黃昏變為深紅。

每天隨著時間變化而改變顏色的木芙蓉。(Vinayaraj/維基百科

據說芙蓉花的拉丁文名,就包含著她花色「多變」的意思。她的花本來極多,同一樹花不會同時開放,同一朵花又不是同時變色,因而色彩十分豐富微妙,蘊含著從白到紅的幾乎所有中間色,粉紅、桃紅、玫紅、深紅……或淡或濃,濃淡相間,極盡嫵媚嬌美之致。

想那白色與紅色也算是對立的兩極了,但芙蓉花卻並不把這對立凝固,絕對。俗世哲學上講究的對立雙方應「亦此亦彼」而不可「非此即彼」、佛法中注重的「圓融」,彷彿這裡面都有,不由覺得芙蓉花的最美之處,還在顏色之外。

早在一千多年前,芙蓉花遍及湘江沿岸。(Fanghong/維基百科

早在一千多年前,芙蓉花遍及湘江沿岸。唐末有詩人秋宿湘江遇雨,一句「秋風萬里芙蓉國」,使湖南至今還保留著「芙蓉國」的美稱。又據說,湖南本就是芙蓉花的原產地。

芙蓉花以四川成都為盛,成都城以此得到一個很美的別稱——「蓉城」。五代的後蜀國定都成都,相傳後蜀帝孟昶鍾愛的慧妃、「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以狀其容」的花蕊夫人深愛芙蓉花,孟昶為此特令在成都城遍植木芙蓉,幾十里花團錦簇,如錦如繡。甚至就連宮中作帳的「繒」也以芙蓉花汁染成,是為有名的「芙蓉帳」。如今芙蓉花亦是成都的城市之花。

有意思的是,最擅長畫芙蓉花的兩位近代國畫大家,齊白石和張大千,正好一位是湖南人,一位是四川人。

木芙蓉(本本一世/維基百科

臨水而生,照水而開的芙蓉花應該是最為美妙的。清人說她「瀟灑無俗姿,性本宜水」。那濕紅搖影,花光入波的獨特風致,「若朝霞散綺,絢爛非常。」

宋代,就連孝宗帝的詩中,都有「年年清豔照秋江」的芙蓉花。而「溪邊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則是大詩人蘇東坡的讚歎。至今,照水芙蓉依然是南方多地不可或缺的風景,比如貴陽花溪公園就專有水中的芙蓉洲。

「芙蓉二妙,美在照水,德在拒霜。」她不僅「豔態偏臨水」,還「幽姿獨拒霜」,因而又名「拒霜花」。

「拒」,抵抗之意。古人早有「霜劍」之說,可見冰冷霜神的「肅殺」多麼厲害。

但看起來那樣嬌媚柔弱的芙蓉花,卻有著抗拒霜寒的勇氣和力量,且是以從容不迫的笑意盈盈對著劍拔弩張的殺氣騰騰,相信這珍貴的拒霜之德正是她獨殿眾芳的根本。@*#

點閱【花意詩心】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楊花實在是雲一般的花。自在超脫,無牽無掛,一切隨緣。幾日狂風過後,不知又有多少落紅難綴。「百花長恨風吹落」,但是,「唯有楊花獨愛風」,自在輕盈地飄飄飛在風中。
  • 夏日的棗花,彷彿與秋日的桂花有著同一個清香的靈魂。
  • 又是不知不覺被瀟瀟灑灑的雨露帶到一個洗得幾近透明的清秋,又是月上中天、桂子飄香的時候。桂花是我國傳統名花之一,即使從她被始載於先秦典籍時算起,也與我們相伴近30個世紀了。
  • 茉莉之花不大,又只有素雅的白色,「冰葩淡不妝」,卻自有其清麗脫俗的美。常見的雙瓣茉莉花潔白瑩潤,宛如精緻的白玉小荷。
  • 小時候,喜歡在晨光裡去採那開滿路邊的各色野生牽牛花,層疊倒穿在一種草莖上,好似彩色的小長燈籠。後來,記住南宋詞人蔣捷,便是因他的《賀新郎‧秋曉》:「月有微黃籬無影,掛牽牛數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紅棗。」
  • 時光匆匆,「江涵秋影雁初飛」好像只在昨天,而今卻已入冬了。寒氣日重,寒風愈勁,草木變衰,眾花多已飄零凋殘。但菊花卻盛開著,許多還都花香濃郁,鮮明耀眼。如同陶淵明在《和郭主簿(其二)》詩中的讚歎,「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岩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 只記得那個衣衫襤褸的長頭髮的女人,拖著一跛一跛的腿,挨個翻著垃圾桶找吃的,他一邊找一邊咧著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說的,我們村老人給我講過的苦命女人。其實提起來,鄉下的人,哪個不覺得自己命苦:幹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擔不完的驚,受不完的怕。
  • 鳳飛飛的歌聲無疑是台灣近代流行音樂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頁,她演唱的台灣歌謠作品,為數雖然不多,寥寥數十首,創作年代卻從晚清到近代,風格迥異多元;更重要的是,身為台灣的女兒,面對每一首作品,無論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繹,都展現出歌者對傳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與信念。
  • 我要寫篇短文紀念我剛過世的朋友,林建興。林大哥生前寫道:「人一走,茶就涼,屬自然規律;人還在,茶就涼,為世態炎涼。」我喜歡喝茶,雖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涼了,餘韻裊裊,還是會讓人回味無窮。
  • 什麼是四聯體格式(tetractys)呢?「四聯體格式」是現代英國詩人雷‧斯特賓(Ray Stebbing)發明的一種詩歌形式,由至少 5 行 1、2、3、4、10個音節組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