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傳奇

作者:梅溪子 整理

月亮是怎麼來的?人類還有許許多多不解之謎,目前為止只有一種學說最能解答圍繞月亮的種種「疑問」。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氣: 3071
【字號】    
   標籤: tags: , , , ,

2019年7月20日剛好是「阿波羅」老鷹號登月50周年紀念,雖然筆者1975年才進入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所屬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工作,很多親友好奇,不時地問:人類真的登陸過月球嗎?

詹森太空中心作為控制太空人任務的中心,保存了當時「阿波羅」老鷹號的錄影音像,從中可聽到人類第一次在月球發回地球的第一句話就是「休士頓,老鷹號剛登陸了」。

總會有人對事實持不同意見。好多年前,網路上就有異議者質疑登月照片造假,儘管NASA美國宇航當局一再澄清說明,但似乎「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人類跟月球的關係,不僅僅是表面的接觸而已。個人有從事高科技工作32年的經驗及耳聞,網路上也有關於月亮的傳奇,就容在下作為(詹森太空中心)後半局內人說個祕辛。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位於德州休斯敦(休士頓)的宇航局詹森太空中心(NASA Johnson Space Center)。(Kitty Wang/新唐人電視台)

奇特的衛星月球

根據NASA官方檔案,月球是個非常奇特的所謂「天體」:

(一)一般太陽系行星的衛星直徑都不會超過母星的5%,但月球體積大得無法理解,它的直徑是地球的27%。

(二)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月球到地球的395倍,很巧合的是太陽與月亮直徑的比例也是395 。

(三)月球自轉和公轉周期相同,因此它永遠用同一面朝向地球。有如橄欖球一樣的橢圓,一個球尖指向地球。

(四)月球內部是空心的,它包著金屬殼,要在月亮地表鑽孔很困難。

(五)月球上發現有人工修鑿痕跡。

(六)帶回第一塊月球岩石年齡約36億年前,而後有43億歲、46億歲及45億歲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為37億歲。

這麼看來月球年齡比現在的地球還老,推測該是在我們這個地球形成之前就存在了。這些知識、資訊對現在的地球人來說,真是「不解之謎」。

太陽系的恆星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月球到地球的395倍,很巧合的是,太陽與月亮直徑的比例也是395 。 (pixabay)

月球岩石

詹森太空中心存放著被太空人(宇航員)帶回來的月亮岩石,可以看得到、摸得到。那也是一個1969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登陸上了月球的佐證。

宇航員登月 (pixabay)

講到月球岩石,有件趣事:1996年法輪功李洪志大師到休士頓講法,當年他也順道訪問了詹森太空中心。展覽地區很大,那時陪著導覽的學員,一時之間沒弄清楚月岩放在哪個房間。據在場目擊者轉述,李大師笑笑地伸手指出正確的方向,同時透露說「月亮是人造的」。

李洪志大師1996年參觀休士頓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留影。(當時詹森太空中心丁博士拍攝/明慧記者舒靜提供)

這就奇妙了,科學上最合理的解釋也導向「月球應該是人造衛星」的立論。開明的現代考古學家最新觀點是:「人類不止一茬」。史前某時期的地球上可能真有科技高度發達的人,那麼他們很可能就研發一顆能照亮夜晚的「人造衛星」放射上天。到目前、這就是最能圓滿解答所有月球「不解之謎」的月球起源學說。

前世造月」的史前故事

研發一顆能照亮夜晚的 「人造衛星」放到太空真可行嗎?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嗎?網路上流傳著一位法輪大法修煉人寫的「前世造月」的故事。

這位修煉人記得自己曾在一個史前年代轉生過,距今大約上億年。當時的文明遠遠超過現代文明的發達程度,許多現代人認為根本不可能的科技在當時都已經實現。由於那個時期的科學技術十分發達,人們開始構想要製造一顆天體送上太空,照亮地球漆黑的夜晚。

這位修煉人當時是一個工程師,參與月亮的建造工作。人們先造了月球的基礎骨架,然後利用神奇的機械技術,讓月球的骨架騰空飛起,由大量的巨型飛船拖曳前往太空中的軌道。在龐大的基礎骨架進入軌道後,由工程人員進行後續的建造,在地球外的太空軌道上進行月球的組裝工程。內部構造先由月球核心做起,核心內部放置了各種精密齒輪、機械、動力設備等裝置。核心以外到月球外殼之間除了骨架以外,沒有放置太多東西,大致是空心的。最外層是以厚金屬板組合而成的一個保護殼,厚度達數公里。經過了幾年日夜不停的工作,人類終於完成了建造月球的工程。

當時,月球正面設計為拋光面,反射太陽的光芒照亮地球的黑夜。為了保持照明的高效率,將正面控制為永遠面向地球。參與造月的人,成為當時人類最尊崇的一群人,讓人們稱頌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造月的那一時期的人類文明沒有逃過毀滅的命運。人類在變異中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地球也遭到嚴重破壞,最後再度回歸原始時代重新開始。

「人類不止一茬」,我們地球上就有許許多多的這一茬人類文明之前留下的偉大遺跡。當然了,如果上述的史前造月此種神奇的敘述您一下子很難接受,那就不妨將之當成「科學幻想小說」看待,慢慢再去理解人類歷史上修煉文化的超凡之處。

提到神與神蹟,「無神論」證實不了神不存在,反倒是美國好多位上太空漫遊過的宇航員都說在太空上更感受到神的存在,有不少奇遇[1],他們作證科技與宗教信仰可以並存。有不少登上過太空的、登月的宇航員在返回地面後,也都走上了信神的道路。

看看從太空望遠鏡中拍攝到的各種各樣難以想像的宇宙神奇景象,人類的智慧無人能解其中的奧秘,更是佐證造物主無比偉大的傑作。

哈柏太空望遠鏡拍攝到的棒漩星系NGC 1512的核心區全彩影像。光環的直徑寬達 2,400光年。 (影像提供 : NASA, ESA, Dan Maoz)

註:相關文章點入閱讀:
[1] 許茹:楊利偉太空奇遇 美眾多宇航員信神  #

責任編輯:古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們對月球的神秘感似乎從未降低過,日本今日發射了首枚月球衛星,用於執行調查月球的情況。日本宇航研究機構稱,這顆「輝夜姬」衛星的發射是自美國「阿波羅」計劃之後,四十年來最大的月球太空任務。目前人們對於月亮的瞭解已超越當年未登陸月球前的想像,一些新發現的證據使科學家們大膽推測,月亮是一顆人造衛星。
  • 月球的天文參數證明月球不是自然天體。月球的直徑為地球直徑的27%,而其它行星的天然衛星,直徑一般都不會超過母星的5%。如火星直徑6,787公里,有二個衛星,大的直徑有23公里,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徑142,800公里,有1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5,000公里,是木星的3.5%。土星直徑120,000公里,有23個衛星,最大的一個直徑4,500公里,是土星的3.75%。月球反常軸向自旋速度非常之快,遠遠快於大小、距離與其類似的行星的衛星所應有的速度。一般天然衛星的軌道都是橢圓的,而月球軌道卻是圓形的,和人造地球衛星的圓軌道類似。
  • 月球是從地球上唯一能直接用肉眼觀察其地表形貌的星球,也是目前太空人唯一登陸過的星球。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除了地球本身以外,人類目前最熟悉的莫過於這個高懸天際的巨型球體。然而這個熟悉而古老的月球,經過研究者仔細的解析,發現人類目前的知識仍然極為有限,月球仍然充滿了許多有待進一步研究的謎團。
  • 近日,大陸媒體報導了中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在2003年第一次進入太空時的經歷:突然間,響起了「敲門聲」。
  • 在一年中只有兩個日子得天地之和氣,一是春分,一是秋分,而從春分開始,陽氣蒸蒸日暖,正是化育萬物、給予新生的最好時機。所以春分養生有很大的作用力。
  • 本章「最孔門言禮之精義」。中國古代,禮是區別尊卑貴賤的,不同的人採用的禮節有所不同;但若片面強調差別,則易離心離德;而且,禮的目的乃是建立和維持秩序──一種和諧、太平的狀態。儒家的禮治觀,是讓人互不混淆而又和睦相處。換句話說,「別」是禮的手段,目的還在於「和」。有子講「禮之用,和為貴」,含義豐富,直指核心。
  • 從儒家文化到道家信仰,再到宇宙、物質和意識的起點,這個追尋創世本源的尋根過程,才是慎終追遠習俗背後之最為深刻的文化底蘊。也是神傳文化為炎黃子孫留下的一條回天之路。
  • 地球的「成長史」竟然是這樣的?!科學家終於承認,史前大洪水真實存在,難道《聖經》中記載的是真的?
  • 焚香靜心,佛圖澄和尚竟然還可以用香來救人……真的假的,琴技高超空中竟然飄香?
  • 孝悌是孔門教人的起點。《孝經》講,「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簡單的說,最基本的孝,是贍養父母,「朝夕色養」,做子女的要愛護自己、修養品格,否則「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進一步,有條件、有機會的,子女做一番事業,為國為民效力,光宗耀祖。最高的,子女能立身行道,成聖成賢,父母也因此享大福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