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夢桂樹 子夢黃鶴 奇夢超前預言一生

文/宋寶藍
顧鼎臣曾夢到黃鶴從天上飛來。在道教信仰中,黃鶴是長壽的象徵。(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99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明朝良相顧鼎臣尚未出生之前,他的父親顧恂偶做一夢,夢中移植桂樹。鼎臣長大後,曾夢到黃鶴凌空飛來,留下批文「田單火牛」。這二個夢串在一起,竟是一個準確的預言,預兆了顧鼎臣一生中的幾個重要時刻。人還未出生,就已有為他準備好了的人生「劇本」。

有一年,崑山人顧恂夜裡作了一個夢,夢到進入鄭文康家裡,還將鄭家的桂樹搬了回來,栽種在自家的庭院裡。

顧恂五十多歲時,得來一個幼子,為其取名鼎臣(1473年—1540年)。因鼎臣是私生子,他的童年過得頗為艱難。據《萬曆野獲編》卷八所說,鼎臣小時的生活孤苦貧寒,常在古寺中讀書。閒暇時,他和一群無賴小兒戲耍,偷狗煮肉,飽餐一頓。儘管招人討厭,被人謾罵,他也不理會。

鼎臣祝壽 夢黃鶴

當他稍長成後,因感念父親的恩德,於是每天夜裡都會焚香祝禱,焚化寫好的疏文,為父親祈福祝壽。

有一天,顧鼎臣夢到黃鶴從天上飛來,走近一看,原來是自己所焚化的表文,上面有幾行朱字批文,末端寫道:「自此以後,聞田單火牛,通竹無滯。」當時他對這個夢很不解。

當時的崑山有個民俗,百姓將八月十八日視為潮生日。到了那一天,全城邑的百姓前往東門觀潮。

弘治甲子年,鼎臣寫了一首《觀潮詩》曰:
「海若鞭潮出海門,霆奔雪卷帶靈氛。
六鰲駕撼三山動,萬馬聲傳百谷聞。
應讖更期人似玉,往觀誰使女如雲。
傅岩舟楫真時用,康濟功成日未曛。」

這時的顧鼎臣已經三十多歲了,早已不是那個招人討厭的野孩子了。他相貌出眾,是個一表堂堂的青年才俊,身高七尺,虬鬚虎顴,目光炯炯有神,談起話來聲如洪鐘,很有氣勢。

就在他寫下這首詩的第二年,即弘治十八年(1505年),顧鼎臣高中狀元,大魁天下。他少時曾夢黃鶴,夢中所見批文「聞田單火牛」,至此方曉其意。田單火牛,說的是戰國時期齊國名將田單,用火牛陣破除了樂毅率領的五國聯軍,因此功被封為安平君。火牛對應丑年,弘治十八年正是乙丑年。而「通竹無滯」,則預言他中狀元後,官階節節高升,沒有阻礙。

在道教信仰中,黃鶴是長壽的象徵。顧鼎臣為父祈福祈壽,夢兆示意,最終成為事實。他的父親活到八十多歲,親眼看到他中狀元,於同年七月去世。

至此,父子二人的夢境對命運的預示,並未結束。

《滄浪亭五百名賢像》之《顧鼎臣像》。(公有領域)

澤被東南 功存桑梓

顧鼎臣大魁天下,朝廷任命他到翰林院供職。他剛到翰林院不久,明孝宗就駕崩了。鼎臣歷仕明武宗、明世宗嘉靖皇帝,於嘉靖十七年(1538年),以太子太保、禮部尚書的身分,兼文淵閣大學士,次年進階武英殿大學士。

《明史‧食貨志》記載,顧鼎臣向朝廷提議重新丈量田畝,清查莊田,將強占的農田歸還於民。嘉靖皇帝採納他的建議,敕諭戶部執行。他還上疏改革錢糧積弊,裁減江南賦稅。嘉靖帝敕命巡撫歐陽鐸裁減田賦。

嘉靖十五年(1536年),京師一帶連綿大雨,天下郡縣也多有水災,尤其以湖廣一帶最為嚴重。鼎臣上疏稟奏民間百姓疾苦,規勸皇帝「修人事以格天心,紓民困以消隱禍」,懇乞優恤京師受災民家,對湖廣重災區宜急派大臣趕往賑災,安撫黎民百姓。皇帝下旨准行。

因倭寇屢屢侵犯沿海要地,顧鼎臣請求沿海一帶沒有城牆的州縣修築城牆,以抵禦倭寇入侵。他還捐出皇帝恩賞的「惠養故舊」的錢財,倡導士民鄉紳出錢出力。顧鼎臣在他的位置上,做了不少利國惠民的善政。《吳郡五百名賢圖傳贊》稱讚鼎臣是:「澤被東南,功存桑梓;救時良相,名炳青史。」

嘉靖十九年,六十八歲的顧鼎臣去世,朝廷賜其諡號「文康」。這個諡號,在鼎臣還沒有出生之前,就已出現在顧父的夢中。父子二人的夢境連在一起,像是一幅圖讖,描繪了顧鼎臣的一生:高中狀元,官運高升,諡號「文康」。然而,引人深思的是:是誰將人生的劇本,超前推入他們的夢中?@*#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明世宗嘉靖皇帝像。(公有領域)

(點閱夢境故事系列文章。)

參考資料:
《儼山集》 卷80
《堯山堂外紀》卷89
《明史》卷78/卷193
《玉堂叢語.容止》
《萬曆野獲編》卷8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侍郎很欣賞他的勤勞,對他大加誇獎。主簿請示說:「大人除夕夜到此,現已三更了,天寒地凍的,我這兒有除夕酒餚,獻上一杯,不知如何?」侍郎笑著接受了,喝了數杯,回到陶莊公館。感到疲倦,於是解衣而臥,夢中依舊騎馬巡河,但覺得所到之處,並非剛才看到的景色。
  • 商輅,字弘載,浙江淳安人,明代著名史學家、思想家,歷任英宗、代宗、憲宗三朝大臣,官至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他以浙江鄉試第一(解元)、禮部會試第一(會元)、殿試第一(狀元)「連中三元」,不僅才學出眾,更以為官清廉、剛直敢言載入《明史》,在複雜動盪的時局中,他敢於為民請命,有「三元宰相」、「一代賢相」之稱。
  • 幾乎人人都做夢,但在人類文化中,無論古今中外,對夢的了解,始終是一個謎。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夢,遠在商朝就有占夢官專門為宮廷與貴族來解釋夢,並認為夢境會反映出吉凶禍福。
  • 從夢境到現實也只是眨眼之間,卻帶給人神奇的感受。人們從夢中醒來後,對一些清晰的夢境都還記憶猶新,甚至一些夢還能成為現實。
  • 中秋節近了,桂樹、桂枝的光環代代傳承,在中華文化中留下了典故:東堂桂、東堂桂樹,「折桂」也和八月中秋月中桂樹相連結:攀蟾折桂、蟾宮折桂……。「折桂」好事近……
  • 自西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儒家提倡的君子品格即為各朝君王、文人墨客,乃至鄉野村夫所推崇。何謂「君子」?君子一定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境界,要仁愛、襟懷坦蕩、重「義」輕利,要忠信、約束自身行為、舉止穩重,要依據禮來行事。自然,面對誘惑時,正人君子也不欺暗室、不貪色慾,而這正是上天最為看重的德行。
  • 錢穀 白嶽遊圖冊 白馬夫人廟
    歷史上留下一些人死後還陽的離奇經歷,還陽者帶回來的訊息,常常能在世間得到證實。胡秉實,字若虛,乃武昌縣人。他的人生中曾經有一段頗異於常人的奇異經歷,那是他「死後」的離奇經歷,讓人驚嘆!
  • heavens gates,天堂,天門
    人世間不僅壽命長短,而且功名利祿也都在人出生那一刻就定好,一切的安排亦由前世的因果所定。當然,也有一部分人,雖然命運早有安排,但因為今生積了大的德行或造了大業,使命運得以改變,或延壽或減壽,或發了財、當了官或失財失祿命。對此,古籍中也有記載。
  • 人們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境中呈現的事物可能與縈繞在人們心中的事情有關,或許也是下意識在給人們進行提示。針對人們經常夢到掉下來的夢境,有專家解析了其代表的意義。
  • 前往大西洋探訪鐵達尼號(Titanic)沉船的觀光潛艇「泰坦號」(Titan)日前發生內爆,致使5名乘客全部罹難。有眼尖的網民發現,愛爾蘭一名女性DJ在10年前曾在臉書發文提及她所做的夢,其夢境竟然與「泰坦號」事故有驚人的相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