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過好年.民俗文化百問

雞年談吉俗 畫雞辟邪來源於重明鳥?

作者:寀寀

雞年說民俗,貼雞畫窗花,來雞辟邪。(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193
【字號】    
   標籤: tags: , , ,

雞的年俗

「雞」在中國年畫中本有特別的意義。2017年是丁酉雞年,有關「雞」的年俗更是惹人玩味。

古時除夕、新年在門窗上畫畫、貼窗花來驅鬼怪邪氣。世世代代的華人不但在過年時剪雞畫、貼「畫雞」,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為「雞日」,還有正月初一不殺雞的風俗習慣。

神鳥重明鳥

貼「畫雞」避邪迎吉這種新年民俗流傳在中國已經有很久遠了,起源於上古流傳的「重明鳥」驅凶辟邪的傳說。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1月1日至3月25日展出「酉年大吉-畫雞名品」與「書畫家的幽默感」特展,圖為〈民國徐悲鴻雞 單片〉。(台灣故宮)
民國 徐悲鴻〈雞〉。(台灣故宮)

晉王嘉《拾遺卷.卷一》記載帝堯在位聖治之世,有秖支國獻貢「重明之鳥」,國人甚為珍愛,為了讓吉鳥常伴家門,後來人有的刻木鑄金造出重明鳥塑像,或有的在窗上畫雞畫窗花

《拾遺卷.卷一》載:

有秖支之國獻重明之鳥,一名「雙睛」,言雙睛在目。狀如雞,鳴似鳳。時解落毛羽,肉翮而飛。能搏逐猛獸虎狼,使妖災群惡不能為害。飴以瓊膏。或一歲數來,或數歲不至。國人莫不掃灑門戶,以望重明之集。其未至之時,國人或刻木,或鑄金,為此鳥之狀,置於門戶之間,則魑魅醜類自然退伏。今人每歲元日,或刻木鑄金,或圖畫為雞於牖上,此之遺像也。

各式窗花(大紀元李明攝影)
各式窗花展開過年民俗味兒,古中國文化中愛畫雞窗花,驅邪辟凶。(李明/大紀元)

「畫雞」驅凶辟邪年俗

「重明鳥」有雙睛,因而得名。重明鳥長得像雞、鳴聲似鳳,非常厲害,連虎狼都不能為敵、妖災群惡不能為害。當時中國並沒有重明鳥,重明鳥有時一年數度來到,有時卻幾年不至,因而,有人就用木頭雕刻重明鳥、也有的人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也有的在門窗上畫重明鳥畫,用來嚇退妖魔鬼怪。就成了今天中國過年年俗「畫雞」窗花的由來。

@*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黃曆新年時,中國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 俗傳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霉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大年夜掃除乾淨,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 中國傳統文化中,過年時有一些風俗習慣,這些風俗是怎樣流傳夏來的?黃曆新年的歷史悠久,據傳起源於殷商時期…
  • 黃曆新年時,中國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 【大紀元1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柏凱台南28日電)國中輔導主任退休的沈英傑,自學一手精湛的剪窗花技藝。他今天說,剪窗花時,創作者若心亂,一個小地方恍神剪過頭,整張色紙就前功盡棄。他也樂於與別人分享這項技藝。
  • 為迎接2017雞年到來,台灣毫芒雕刻藝術家陳逢顯雕刻0.1公分(1毫米)公雞,這隻世界最小的雞,耗費3個月工夫雕刻而成,展示在位於新北市的陳逢顯毫芒雕刻館。
  • 距離中國黃曆新年「雞年」還有一個多月,紐約華埠已進入辭歲迎新年的階段,勿街的一些店攤擺滿了各種圖案的紅包,還有大大小小的紅色迎春燈籠,新春吉祥、大吉大利等迎春裝飾物和雞年吉祥物,琳琅滿目,吸引不少路人駐足挑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