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不染:從「黨」和「党」二字合一看中共騙術

人氣 415

【大紀元2013年05月30日訊】1956年11月中共教育部在中國大陸各級各類學校,強制推行中共國務院批准的《漢字簡化方案》,同年同月又在中共控制的軍隊裡,也強制推行這套《方案》。在這套《漢字簡化方案》三個字表的第二字表中,將「黨」和「党」兩個漢字,停用前者,只用後者,將後者的使用範圍有意擴大,把前者的貶義性隱藏起來。

在中國漢語中,「黨」和「党」是同時存在的兩個古字,「黨」是形聲字,黑為形,尚為聲。本義是不鮮明,色澤黝暗。《康熙字典》1628頁,「黨」字解釋為「不鮮也」。中國古代,五家為比,五比為閭,五閭為族,五族為黨。五百家為一黨,立黨長。《論語》中說「君子不黨」。狐朋狗黨,結黨營私,「黨」含貶義。而「黨」字在漢語中,自古以來就有,是為[黨項羌],中國古代羌人的一支。《康熙字典》59頁,「黨」字釋義為夏後氏之後,百家姓中的一個姓。秦朝有將軍黨耐虎;唐朝有黨芬、黨進。陝西省韓城縣有「黨家村」。「黨」字的解釋很單一。「黨」、「党」二字,音同形不同,字義更是風馬牛不相及。

那麼,中共為甚麼要在1952年剛剛奪得政權不久,就急不可待的進行所謂的「漢字改革」呢?

大家知道,毛澤東年輕的時候,讀過不少古書,1952年又開始重讀《二十四史》。他在陝北延安窯洞活動時期,利用權謀,當上了中共的黨首,在所謂「三服從」號令下,奪得了黑幫霸主的地位。他早就覺得「黨」字安在自己這夥人身上,不自在,太露骨,不能掩人耳目。因為中國共產黨五個字,只有「黨」字含不光彩之意,崇尚黑道,其他四個字,要麼含褒義,要麼屬中性。於是,毛澤東於1952年初就指令中國人民大學第一任校長吳玉章,進行大規模的漢民族文字改革。由於毛澤東控制的中共,那幾年又連續搞「土改」、「鎮反」;「三反」、「五反」;「反胡風」、「肅反」等政治運動,吳玉章領銜的漢字改革委員會,人員進進出出,受到波及,所以前後花了近五年的時間,才勉強拋出個《漢字簡化方案》第一稿,還是個草案。

「党」字是一個歷史比「黨」早得多的古漢字,《漢字簡化方案》三字表中第二表,第24,「党」字根本不是「黨」字的簡化體,這是中共欺騙全國人民,掩蓋其流氓黑幫本性,強行用「党」字來閹割「黨」字的典型。

從用「党」字剔除「黨」字的使用,不難看出中共否定中國幾千年來神傳文化,否定倉頡造字的歷史的用心。

——轉自《明慧網》

相關新聞
神傳祥獸:鳳凰傳說(上)
中國文字、預言與神傳文化(二)
文房四寶:神來之「筆」(一)
中國文字不僅僅是語言交流的工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