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旨害民 自取滅亡

陸文
font print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淳熙初年,司農少卿(官職名)王曉,在一天上午,去看望給事中(官職名)林機。當時林機已到官署,他的妻子是王曉的侄女。侄女流著淚,對王曉說:「林氏將要絕後了!」

王曉驚問何故?侄女對他說:「天將亮時,我夢見紅衣神差,拿著天符下來,說:上帝有詔:『林機逆旨害民,特令滅門!我心中恐慌,就驚醒了。情景彷彿還在眼前。」

王曉說:「作夢罷了,何必當真、憂慮呢?」就留下來吃飯,等到林機回來後,王曉便從容的問他:「近來,你可曾做了些甚麼不妥當的事?」

林機回答說:「蜀郡大旱,有關官員,上奏請求朝廷發放十萬石米賑濟。皇上下旨,按數批准。我以為米數太多,蜀道難走,應當調查情況後,再給與。所以就封還敕書,然後,我對宰相說:『西川往返萬里,再等查實報告,恐怕事情已經來不及了,就發放給蜀郡一半,算了。我就只做了這一件事,覺得有些不妥罷了。」

妻子聽後,哭著告訴他的夢境,林機的心中,頓時增加了不安的成分,不久,林機便因病歸鄉,回到福州老家後,就死了。他的兩個兒子,也相繼夭折,門戶果真絕後!

周氏按曰:天為民而立君,君為民而設官。人民是國家的赤子,又是國家的根本!即使君王說不當賑,而臣子仍應說賑;君說救以少量,而臣更應說須多些;君說賦稅數不能虧缺短少,而臣更應說須減少。為臣者,這樣為國家考慮,才叫做盡忠,使福澤遍及蒼生。他的清名會流芳百世。雖在世長壽安康,子孫榮盛,也不足以報答他的功勞啊!如果君說催科當緩,臣偏說國家費用正急;君說人民已經貧困,應當採用多施的辦法,臣偏說數額已定,難以增多。這樣的做法,叫做諂諛,叫做逢迎,叫做貪戀官位而保家小,叫做損民以利己。他的如此作為,正是使民積怨,正是為國招禍,即使自己被流放,門戶斷絕,難道就能償還他的罪過了嗎?林機的前車之鑒,離我們不遠,應當警惕啊!

(事據清代周思仁《安士全書》)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東漢開國名將馮異到京師見皇上,漢光武帝賜他珍寶、衣服、金錢和細絹,並且下詔說:「以前事變時,我在蕪蔞亭,承蒙你招待豆粥;在滹沱河,承蒙你招待麥飯。這種深厚的情意,很長時間了,我還沒有報答。」
  • 龔遂將要進京時,一個小吏員名叫王生,給他當跟班相隨。到了京城以後,由太守迎接龔遂,並引著他進宮,去見皇上。
  • 狄青消滅了儂智高的部隊以後,卻沒有抓到儂智高本人,於是遍查敵人的屍體,發現有一個穿金龍衣、旁邊又扔著金龍盾的屍體。大家都認為是儂智高。
  • 富有的人,傾其資財去求官做;貪官污吏,因貪污受賄而違犯王法。起初都是恨自己缺少某一方面的東西,而想法去得到;最終把自己擁有的東西,也搞丟失了。
  • 謝述對兒子謝綜說:「皇上可憐張邵誠實,特地委婉饒恕。我上疏所講的不是正理,所以只能是恩准。如果我為此事上疏這件事,被人知道了,實際上就是侵奪了皇上的大恩,這是萬萬使不得的。」
  • 有個人名字叫高鳳。高鳳在家鄉居住時,遇到過一起為爭奪財產而發生的械鬥事件,他便前去勸解,然而雙方不聽其勸,仍是爭執不下。
  • 唐朝時的將軍李光顏因功勳卓著,而官居高位,他的愛女未嫁。幕僚說他一定會選名門望族的風流子弟為婿,他聽後否定說:「我是一個武人,因世道多事,偶立微功,怎能妄想攀求名族?」
  • 蔡居安讓坐客們輪流講述有關西瓜的故事,每講一個故事,吃一塊西瓜。要求把自已知道的故事,都講出來。
  • 王夔桀傲不馴,不受約束。他所到之處,總是擄掠百姓,蜀地的民眾深受其苦。余玠將王夔逮捕,殺之除害。蜀中百姓,人人稱快。朝廷終於剷除了這個心頭之患。
  • 唐太宗時的長孫皇后,性情樸素,不愛好吃穿享受,非常喜歡讀書。後宮中,如果有人得罪了皇上,皇上發火時,皇后也發火,並請皇上以法懲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