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四十四:歷史要說什麼
商朝滅亡了,「商」人們繼續活下去。商族的貴族姓氏「子」,在三千多年的歲月裡,據說繁衍出了一百多個姓氏。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四十三:燦爛的青銅器
談中國的古文明,國粹青銅器一定不會被遺忘。夏商周三代至秦漢被視為中國的青銅器時代 ,商朝處於青銅器時代從上升至鼎盛的階段,商朝的青銅器,很值得一說。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四十二:神奇甲骨文
跨過三千多年,如今的冊典二字和甲骨文差別在哪?基本是印刷體和手寫體的差異。可惜的是幾千年下來,有商一族的冊、典都佚失煙滅了,甲骨的質地特別,才讓上面的文字留了下來。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四十一:甲骨文的發現
發現甲骨文的傳說流傳得很廣,也很有意思。王懿榮是清朝光緒時代的大學者,精通金石,國學功底深厚,傳說他因為偶染小恙,在抓回的中藥「龍骨」上發現了甲骨文。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四十:商朝身後事
武王起兵伐紂之時,商軍剛剛平定東夷,統帥攸侯喜率領的主力軍還在「人方」──山東一帶,沒回朝歌。周武王攻破朝歌,商紂王鹿台自焚,朝代交替迅速完成。這支號稱10萬人的部隊陷入兩難境地,算是商軍還是周軍,抑或降軍?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三十九:殷鑒不遠
周武王對商紂王的指控,第一條是「惟婦言是用」,寵信妲己。妲己,無法確知她是商紂王的正妻還是妃子,且稱她為商紂王的夫人。這個夫人很得紂王歡心,很不得人心,紂王的惡名聲至少一半來源於她。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三十八:前後紂王
「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這句話經常能聽到,出自《詩經》。殷:商的別稱;鑒:鏡子。指的是前人的教訓就在眼前。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三十七:箕子為之奴
箕子這個人,僅僅用「賢」來評價是不夠的,孔子將他歸為三仁之一,就從他的仁來說起。商朝末年,國勢漸微,亂象四起,商紂王越來越昏庸,箕子和比干、微子的處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三十六:比干諫而死
比干是商紂王的叔叔,商紂王的父親帝乙是他的哥哥。帝乙在位時,他擔任副丞相少師。帝乙病重時,他代理朝政。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三十五:殷末三仁
微子、箕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齊名,皆為殷朝宗室。在商朝的最後時刻作了各自不同的選擇,史稱殷末三賢。孔子在《論語‧微子》這樣評價:「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三十四:紂王自燔於火
了解一點古時的禮法是有好處的,至少我們知道了,幾千年前的牧野之戰,是正面遭遇戰。上古時期的史料佚失太多,後世學者將古籍中的記載彙集起來,總算窺得一個大概。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三十三:牧野之戰
另一方商紂王的備戰應戰,原來幾乎不為人知。1977年陝西出土了一批甲骨,補上了一些文獻缺失。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三十二:商廈終覆
商朝天命的結束,歷史上稱為武王伐紂,也稱武王克商。武王,周武王,也就是周文王姬昌的兒子姬發;伐,征伐。西伯周文王去世第三年,他的兒子武王出動大軍,討伐商紂王,這次戰爭發生在朝歌郊外70里處,也有一個專有名稱:牧野之戰。商、周兩族在牧野之戰完成他們的交替。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三十一:紂王之功
在紂王離世三千多年後,甲骨文被發現了,又過了幾十年,甲骨文被破譯出來了,這些年,出土的文物越來越多了,我們才知道,紂王原是個勵精圖治的君王,中國東南部是他統一的。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三十:紂王之過
紂王出名的,是他的耽於享樂和昏庸,《史記‧殷本紀》是這樣記載的:「他喜歡酒、淫靡的音樂,迷戀女人。尤其寵愛妲己,唯妲己的話是從。於是,他要樂師涓作新的用於享樂的曲子、華麗誇張的舞蹈。他加重賦稅,用來充實鹿台的錢財和鉅橋儲存的糧食。他多方收集狗馬和奇玩,將這些充滿了宮廷。他擴建沙丘和花園樓台,捕獲很多飛禽走獸養在裡面。他侮慢先祖和神靈。他整日在沙丘玩樂,在池裡灌滿酒,把肉掛得像林子,叫男女脫光衣服相互追逐,通宵飲酒取樂。」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廿九:商末亂象
末朝的帝王不好當,紂王的父親帝乙留下一個夷亂未平的王朝,他王椅還未坐穩,異常的天象已經出現了,越到後來越嚴重。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廿八:末君登場
帝乙的王位由小兒子繼承,沒有讓大兒子繼位。大兒子名叫微子,小兒子名叫受德,也叫受,這兩個兒子是一母所生。不同的是微子出生的時候,他們的母親還是偏妃,生下了兩個兒子微子和中衍後,母親被立為正妻,之後生下的是受德。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廿七:亡朝前奏曲
武乙死了,繼位的是他的兒子文丁,文丁的名字有幾個版本,《史記》叫他太丁,甲骨文裡他是文武丁,他的名字叫托,多數古籍稱他文丁。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廿六:武乙慢神暴死
武丁的王位傳給了兒子祖庚,祖庚不幾年就去世了,他的弟弟祖甲繼位,祖甲沒有管好自己,連累父親創下的基業受損,《史記‧殷本紀》中說了原因:「帝甲淫亂,殷複衰。」帝甲的後幾世乏善可陳,除了紀年,其它不見於史。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廿五:武丁之妻婦好
一不小心就踩在帝王身上的殷墟,小屯村是它的中心,著名的商朝宮殿宗廟都在這裡,1975年,中國的「農業學大寨」年代,這裡的土地也要開荒造田。考古專家聽說了這個消息,就搶在造田之前把村子西北的高崗地探查了一遍,結果就找到了殷墟唯一一個從未被盜過的商代大墓。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廿四:天賜傅說
「敬天法祖」是商王最為重視的。武丁像他的先祖一樣祭祀天地日月和祖先,並率領民眾「事神」,虔誠恭敬地舉行各種祭祀活動。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廿三:武丁中興
盤庚的遷都,對歷史學家來說,最大的功績也許就是史料的保全。太戊復興,75年的興旺史只留下幾個評語,武丁的59年執政,史稱「武丁中興」,幾乎完整地保留在殷墟遺址裡。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廿二:高宗諒闇
盤庚開好了頭,在位的時間卻不夠久,遷都十四年之後,他的弟弟小辛帝即位。小辛帝沒能把大好局面維持下去。《史記》載:「帝小辛立,殷複衰。」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廿一:盤庚遷殷
打了九個世代的攤子,傳到了陽甲的弟弟手裡,商朝的第十九世王盤庚上任了。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二十:九世之亂
太戊修德給商朝帶來了盛世,可是他最後的一點私心又把功業毀了。商王的傳位規則,走的是「兄終弟及」為主,輔以「父死子繼」的道路。商朝的開朝君王成湯,大兒子去世得早,他的王位由小兒子外丙繼,外丙傳給弟弟仲壬,仲壬也去世了,輪到長子的兒子繼承。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十九:太戊復興
太甲去世,他的兒子沃丁成了商朝的第五個君王。沃丁任上,商朝的開朝元勳伊尹去世了。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十八:太甲悔過
商朝成立後,成湯在位十二年後去世,他的大兒子去世很早,繼位的是小兒子外丙,外丙三年後也去世了;更小的兒子仲壬坐上了王位,四年後,仲壬也故去了。商朝的第四位君王是成湯的長孫太甲,伊尹作為師保(帝師)輔政。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十七:君臣同心
伊尹來得空靈,去得隆重,身後搶手。有一本記述自三皇至漢魏的歷代帝王的史學專著《帝王世紀》,是西晉大家皇甫謐所撰,裡面記述了商王對伊尹的厚葬:帝沃丁八年,伊尹卒。年百有餘歲,大霧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禮,祀以大牢,親自臨喪三年,以報大德焉。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十六:伊尹制湯液
在伊尹之前,有黃帝感盛衰之惑,辨陰陽之別,與歧伯、雷公、伯高等談醫論道,留下傳世巨著《皇帝內經》,又有神農氏炎帝,「宣藥療疾」嚐百草,「一日遇七十毒」而不出,最後誤嚐斷腸草而死,留下最早的中草藥經典《神農本草經》;到伊尹這裡,他將各種藥物加水煎煮,形成「湯劑」,也留下一本巨著《伊尹湯液經》。
【中國歷史正述】商之十五:輔君五代的伊尹
成湯武力克夏,好一派王者風範。可是孟子說:「故湯之於伊尹,學焉而後臣之,故不勞而王。」成湯對伊尹,是先向他學習而後再任命他做大臣的,所以成湯不費力就成了王。又說:「 伊尹相湯,以王於天下 。」伊尹做成湯的丞相,成湯才得以稱王於天下。
    共有約 64 條記錄